王明亮
- 作品数:3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 从美方档案看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始末被引量:1
- 2014年
-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与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的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是战时美国对华文化援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完全仿照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是美式新闻教育在中国的一次重要实践,为中国培育了一批杰出的新闻和宣传人才。因中美两国政府存在着利益和立场上的冲突,加之在教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上,美国教师与国民党宣传部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学院最终停办。
- 王明亮
- 关键词:外交文件
- 从对话不能到妥协共存:晚清政府和报人报律立法思想的源变考察
- 2017年
- 《报律》是清末政府与报界博弈协商的产物,并非是清廷单方面一意孤行强制推行的结果。《报律》的出台几经易稿,异常曲折,双方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实践。清政府对待报纸的态度,由最初"冲击-反应"式的应急思维,逐渐转变为与报界共同协商,注重法理思维为特征的讨论,打破了以往专制立法过程中单一、专制、缺乏互动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报界对报律的认识逐渐深化,立法思维逐渐具有现代法制的色彩,并在具体的历史互动中实现不自觉地本土化发展。
- 李龙王明亮
- 传真技术传入中国考:兼述其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传播科技的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通常都伴随着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或导致传播水平的相应提高和传播观念的相应变革。20世纪20年代传真技术传入中国,因其在信息的传输和表现形态上相较传统的莫尔斯电码电报一目了然、无须转译,赢得了当局的注意和重视。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传真电报很快被用于新闻传播事业。尽管这种使用还不是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常态行为,但是却孕育着搅动传统新闻传播形态和格局的巨大能量。
- 王明亮
- 关键词:传真技术新闻事业
- 国共宣传战中国民党宣传何以失败: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一种考察被引量:5
- 2020年
- 受"新史学"的影响,讨论国民党在1949年前宣传失败的相关研究,多从宣传机制僵化、组织运转失灵等角度进行结构功能性分析,忽视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作用。本文借助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宣传决策和决策执行两个层面来分析国民党宣传失败的原因。本文认为,国共宣传决策者对宣传理解之差异及领导方式之不同,造成国民党宣传执行者在执行决策时缺乏能动性,也惮于对宣传决策存在的不足和宣传效果进行及时回馈。这些"因人而异"的差别,共同构成了所谓机制僵化、运转失灵的自变量。
- 王明亮
- 关键词: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 从记者到“新闻官”:国民党新闻管理者的职业抉择和职业悲剧——以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9
- 2015年
- 本研究着眼于阐释以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等为代表的原新闻从业者,在国难日深、民族危亡的大时代里,自觉投身体制,成为管理者之后,左右于"自由/民主"和"国家/道统"的内心矛盾和纠结。研究发现,这些浸染过"自由主义"底色的国民党新闻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的冲突和矛盾。早年的教育背景和记者从业经历,使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和向往自由主义的新闻事业;但他们自小又大多接受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秉性,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国家现状,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救亡压倒一切,甚至是牺牲自由"的选择,毅然加入国民党宣传机关,做起了新闻官。但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党员/报人、党纪/职业伦理等诸多互为矛盾的角色和抉择时,进退失据。而真诚地拥抱权力和体制则使他们丧失了知识分子"议政参政"的土壤条件,最终沦落为国民党党政科层体制中的"事务性技术官僚"。
- 王明亮秦汉
- 关键词:国民党角色困惑
- 中国新闻界首次派出代表出席国际新闻会议——中国新闻界与1915年世界报界大会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世界全球化、媒介融合化趋势的发展.中国新闻界高度重视与世界媒体的交往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新闻组织,在世界新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2007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每年世界报业协会召开时。中国媒体积极参与;
- 邓绍根王明亮
- 关键词:国际新闻新闻界报界
- 美国共产党中国局考论
- 2024年
- 1927年5月,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一些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陆续加入美国共产党,后成立隶属美国共产党中央的中国局。美共中国局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发动华侨华人拥护和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运动。其主要工作包括开辟和恢复中美间的太平洋秘密交通线、创办进步报刊、从事对华人华侨和美国民众的统战宣传工作、组织留美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建设新中国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 王明亮
- 关键词:美国共产党共产国际
- “党报”经营的一种探索——马星野主持南京《中央日报》时期新闻实践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马星野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南京复刊后的第一任社长。在他主持南京《中央日报》前,该报销量有限,赔累甚巨,不得不靠津贴维持生存。马星野担任社长后,对南京《中央日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营上实施"企业化"之路,业务上大胆启用年轻记者,在新闻采编上实施先"日报"后"中央"的思路,副刊内容"杂志化"。这些措施使得《中央日报》的销量大增,广告额也随之上涨,该报首度实现盈利,创造了国民党中央党报自创办后的经营奇迹。
- 王明亮
- 关键词:国民党《中央日报》杂志化
- 少爷小姐为什么倾心革命?--以民国女大学生杨静远为个案的考察被引量:2
- 2022年
- 杨静远是民国时期“后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她出身上层社会,本可以沿着父母为她规划好的人生道路,成为一名作家,但是却在接触进步学生和共产主义理论后,思想发生转变,最终“背叛了自己的出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来看,她的心路转变和道路选择,既受到了“救亡”压倒“启蒙”、“个人主义”让位于“集体主义”时代思潮的影响,也受到了身边进步同学及其带来的左翼报刊的影响。透过杨的个案,我们可以看到,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报国无路的矛盾撕扯下,共产主义理论为青年提供了一条借由组织的力量实现个人抱负的出路。在“使命感”的召唤下,许多像杨静远一样家庭优渥的知识青年,毅然抛弃了优裕的生活,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为“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论断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 刘星王明亮
- 关键词:知识青年左倾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宣传技巧被引量:1
- 2012年
- 新闻与宣传性质不同,但二者在形式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微观层面单个具体的规范的新闻,在宏观层面则可能形成一种海量效应,造成宣传效果。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了国共两党发布的停战令,
- 刘佩王明亮
- 关键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战争国共两党国民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