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新

作品数:49 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妊娠
  • 12篇细胞
  • 10篇巨细胞
  • 9篇病毒
  • 8篇人巨细胞病毒
  • 8篇卵巢
  • 7篇病毒感染
  • 6篇胎儿
  • 6篇巨细胞病毒
  • 5篇孕早期
  • 5篇绒毛
  • 4篇血型不合
  • 4篇人巨细胞病毒...
  • 4篇妊娠期
  • 4篇十溴联苯醚
  • 4篇小鼠
  • 4篇免疫
  • 4篇母儿
  • 4篇母儿血型不合
  • 4篇巨细胞病毒感...

机构

  • 34篇暨南大学附属...
  • 13篇同济医科大学...
  • 6篇暨南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王志新
  • 14篇闻良珍
  • 8篇曾万江
  • 8篇罗新
  • 7篇凌霞珍
  • 5篇陈敦金
  • 4篇丁淑瑾
  • 4篇陈孝银
  • 4篇钱小虎
  • 3篇王玲
  • 3篇吕绳敏
  • 3篇邢玮
  • 3篇吴圣楣
  • 2篇范瑾
  • 2篇郝敏
  • 2篇谭歆妮
  • 2篇段华英
  • 2篇李玮璟
  • 2篇朱科俊
  • 2篇冯玲

传媒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实用妇产科杂...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现代妇产科进...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3
  • 2篇2002
  • 4篇1997
  • 5篇199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9
1996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及其与智力发育落后等远期后遗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419例孕妇血清,应用PCR技术检测HCMV-IgM阳性及部分阴性孕妇血、孕中期羊水和(或)晚期脐血中HCMVDNA,依其结果分为A组:孕妇血HCMV-IgM、HCMVDNA阳性及羊水和(或)脐血HCMVDNA阳性者,53例;B组:孕妇血HCMV-IgM、HCMVDNA阳性而羊水和(或)脐血HCMVDNA阴性者,87例;C组:上述各项均为阴性者,34例。动态观察宫内胎儿及分娩后新生儿状况,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A、C两组出生后2~30个月婴幼儿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结果:A组死胎、畸形、胎儿生长迟缓、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均高于B、C两组(P<0.05),而新生儿平均身高、体重低于B、C两组(P<0.05),婴幼儿期智力发育也显著落后于C组(P<0.01)。结论:HCMV宫内感染可引起出生缺陷、婴幼儿期发育落后。
王志新闻良珍曾万江钱小虎凌霞珍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发育儿童发育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对绒毛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王志新闻良珍谢杏美
关键词:活动性感染绒毛细胞细胞增殖活性宫内感染
传统药物流产终止宫内早孕疗效的重新评估——附141例报告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重新评估传统药物流产方案(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终止宫内早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选择药物流产且具适应证的141例早孕患者,接受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的传统药物流产方案,观察患者服药后1周、2周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及行清宫术的人数,并比较孕囊直径小于10mm者及10~20mm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用药后1周,B超示完全流产77例(55%)。用药后2周复查,B超示完全流产增至92例(65%),不全流产48例(34%),流产失败1例(1%),行清宫术44例(31%)。阴道流血时间7~13d123例(87%),14~18d18例(13%)。月经复潮时间为药物流产后或清宫术后36~49(中位数45)d。孕囊直径5~10mm者的完全流产率为77%,孕囊直径11~20mm者则为60%,前者的完全流产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尽管传统药物流产方案用于终止孕囊直径在10mm以内的早孕疗效优于孕囊直径11~20mm者,但其清宫率较高,故该方案亟需改进。
王玲王志新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早孕清宫术阴道流血
BDE-209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谭歆妮王志新陈敦金
关键词:BDE-209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中孕期切除巨大卵巢肿瘤继续妊娠1例
2006年
郝敏李玮璟王志新罗新
关键词:巨大卵巢肿瘤继续妊娠中孕期切除末次月经产科检查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因子宫下段肌层薄弱、瘢痕部位收缩能力差,CSP在流产或刮宫时可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目前CSP治疗方法多种,但无统一标准,一旦确诊应立即住院,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β-h CG水平、超声表现、患者年龄和生育要求、就诊医院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姚钰虹王志新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
卵巢打孔术治疗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已经发表的有关LOD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筛选后纳入的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LOD及药物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1 362名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经统计,LOD与药物相比,治疗后排卵率(P=0.35,OR=0.88,95%CI 0.67~1.16)、妊娠率(P=0.88,OR=0.98,95%CI 0.78~1.23)均无明显差异;药物组多胎妊娠率高于LOD组(P=0.04)。结论 LOD与药物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姚钰虹王志新
关键词:卵巢打孔术枸橼酸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
孕早期绒毛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绒毛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68例输卵管妊娠者和 43例人工流产者的妊娠组织物中的CMVDNA ,比较两组CMV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输卵管妊娠组中CMVDNA阳性率为 38 2 4 % ,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 (P <0 0 5)。结论 :孕早期绒毛CMV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密切相关 ,可能是引起输卵管妊娠的重要致病因子 。
王志新陈敦金闻良珍
关键词:孕早期输卵管妊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初产妇267例,其中实施PCEA者(实验组)131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136例。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催产素使用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EA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可延长产程并可能对新生儿有一定的影响,建议用于痛阈值较低的孕妇。
赖雪梅董晓梅王志新罗新
关键词:分娩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PCEA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凋亡及其Fas、FasL表达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意义。方法利用S-100单克隆抗体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相结合,分析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状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检测TIDC表面Fas/FasL分子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凋亡发生率[(13.02±0.64)%vs(6.82±0.5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8±1.05 vs 19.25±3.03,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TIDC膜表面Fas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95±2.25 vs 7.51±1.14,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DC凋亡增加及Fas、FasL在TIDC上表达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免疫逃逸发生。
贾建军王自能刘革修王志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凋亡FASFASL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