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近视
  • 11篇激光
  • 10篇角膜
  • 9篇准分子
  • 9篇准分子激光
  • 9篇分子
  • 9篇LASIK
  • 8篇手术
  • 6篇散光
  • 5篇眼压
  • 5篇原位
  • 5篇原位角膜磨镶...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准分子激光原...
  • 5篇准分子激光原...
  • 5篇像差
  • 5篇磨镶术
  • 5篇近视散光
  • 5篇激光原位

机构

  • 25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大连医学院
  • 2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空军大连疗养...

作者

  • 38篇王岳秀
  • 20篇张丰菊
  • 19篇鲁智莉
  • 19篇于芳蕾
  • 7篇祁媛媛
  • 6篇孙洪臣
  • 4篇孔繁学
  • 4篇郝永祥
  • 3篇段辉
  • 2篇吴昱东
  • 2篇闵晓洁
  • 2篇刘波
  • 2篇任厚杰
  • 2篇孙志河
  • 2篇孟晶
  • 2篇李若溪
  • 2篇罗肇文
  • 2篇殷路
  • 2篇夏建平
  • 2篇龙琴

传媒

  • 11篇中国实用眼科...
  • 6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实用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亲水性丙烯酸脂植入物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1例 3 5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观察眼压、视力、视野、并发症等情况。其中 5例 5眼单纯行非穿透小梁手术 ,6例 6眼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 ,2 0例 2 4眼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 ,随访时间 6~ 2 4个月 ,平均 12 5 4± 4 3 1月。结果 术前口服及点眼药物控制下平均眼压 2 5 1± 7 92mmHg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1 6± 6 79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3 3眼 ) 15 7± 5 78mmHg ,经统计学处理 ,手术前后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深度稳定 ,5例有较轻的葡萄膜炎反应 ,术后 1周及 6个月视力较术前无下降 ,术后 6个月复查视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确定 ,手术并发症少 ,对术后视功能影响小 ,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长期随访仍属必要。
鲁智莉张丰菊任厚杰王岳秀孙洪臣
关键词:非穿透小梁手术开角型青光眼丝裂霉素
钝伤性睫状体脱离被引量:8
1993年
眼球钝伤引起的睫状体脱离可致持久的低眼压、浅前房及视网膜水肿和黄斑部皱褶等导致视功能受损。多数病例药物治疗无效。因前房浅、眼压低,检查房角时不易发现睫状体离断处,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自1987年8月至1991年12月观察治疗43例。
郝永祥黄建纲刘济琪王岳秀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低眼压病理钝伤性
近视眼不同矫正方式的双眼视功能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近视眼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矫正的双眼视功能及其区别。[方法]选取近视眼63例,按习惯矫正方式分为框架眼镜矫正和角膜接触镜矫正两组,Von Graefe法测量每位近视的远、近距离水平隐斜,梯度性AC/A比率,远、近距离正、负融像性聚散,比较两组各参数差异。[结果]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组的近距离水平隐斜分别为(-7.33±3.67)△、(-4.12±3.35)△,AC/A比率分别为(2.69±1.78)△/D、(4.34±1.68)△/D,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戴角膜接触镜近距离水平隐斜、AC/A比率更接近正常水平。戴角膜接触镜近距离负融像性聚散(21.32±5.12)△较戴框架眼镜组(17.14±6.03)△增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远距离水平隐斜,远距离正、负融像性聚散、近距离正融像性聚散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近视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距离水平隐斜、AC/A比率较戴框架眼镜更接近正常值。
鲁智莉王岳秀于芳蕾殷路孔繁学
关键词:近视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双眼视功能
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附20例报告)(摘要)被引量:1
1990年
眼球挫伤后引起的睫状体脱离可致持久的低眼压,浅前房、视网膜水肿及黄斑部放射状皱褶,导致视功能受损。本组经手术治愈13例,药物治愈3例,另4例因患者不同意手术经药物治疗1~8月,病情不见好转。本病手术治疗最大的困难是因前房浅,查不清房角的睫状体脱离的裂隙,不能准确地封闭。我们将2%甲基纤维素注入前房,使前房加深,能准确地封闭裂阵隙。查清睫状体脱离裂隙的部位和范围后,距角膜缘4mm,作该脱离范围巩膜表面电凝,两端达角膜缘,充分封闭裂隙。
郝永祥王岳秀刘济琪陈凤鸣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眼球挫伤低眼压黄斑部视网膜水肿
WG-Lasik保留和消除近视散光眼垂直彗差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波阵面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WG—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的疗效,通过保留和消除垂直彗差的对比研究,从而探索其合理的手术适应症。方法: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波阵面像差检查,从中选取垂直彗差(C7)低...
张丰菊祁媛媛于芳蕾王岳秀鲁智莉
关键词:波阵面像差散光眼LASIK
文献传递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术后前房出血1例被引量:1
2010年
王岳秀陈艳路于芳蕾段辉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前房出血长期服用术后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病史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非接触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非接触眼压计 (noncontacttonommeter,NCT)测量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81例随访时间 >6月的LASIK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 ,分析NCT测量值变化及其与中央角膜厚度 (centralcornealthickness ,CCT)、屈光度的关系。结果 LASIK后NCT测量值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度 (P <0 .0 1) ,术后NCT测量值下降与术前屈光度、角度切削深度有关 (P <0 .0 1)。结论 LASIK术后NCT测量值降低 ,屈光度高、角膜切削深度大 ,眼压值下降多。对LASIK术后患者眼压 (intracocularpressure ,IOP)评估必须进行校正。
鲁智莉张丰菊王岳秀于芳蕾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眼压测量值LASIK
桐泽型葡萄膜炎1例
2002年
陈丽华王岳秀侯宁
关键词:病例报告
玻璃体腔注入SF_6与联合法治疗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
1990年
近年来应用气体注入玻璃体腔联合其他术式治疗复杂的视网膜脱离进展较快,明显地提高了疗效,简化了手术程序,减少了并发症。国外应用SF_6、C_3F_8等惰性气体较多。国内文献报导多用空气,也有用C_3F_8者,而应用SF_6尚未见报导,我院自1987年6月至1989年9月应用SF_6注入玻璃体腔联合巩膜缩短或局部巩膜垫压,环扎术、玻璃体切割术及激光凝固等治疗后极部裂孔包括黄斑裂孔及伴有明显的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的视网膜脱离21例,报告如下。
郝永祥王岳秀刘济琪高凤娟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SF6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对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方法 :利用PTK治疗 10例 11眼角膜病患者 ,其中男 4例 4眼 ,女 6例 7眼 ,平均年龄 6 5岁 ,术后随访 18个月。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 4例 4眼 ,复发性胬肉致角膜云翳 2例 2眼 ,带状角膜变性 1例 2眼 ,颗粒性角膜变性 1例 1眼 ,细菌性角膜炎致角膜云翳 1例 1眼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1例 1眼。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 2行以上者 4例 5眼 ,提高 1行者 2例 2眼。刺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
张丰菊龙琴孙洪臣王岳秀郭素平
关键词:PTK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