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海洋地震勘探的起步和发展
- 本文记述了我国地震勘探创业起步和发展的几个阶段。海洋地震勘探在发现渤海、北部湾、珠江口和东海等含油气盆地所起的作用。当前海洋地震勘探新技术和应解决的问题。
- 王光宇高哲民
- 关键词:海洋地震勘探
- 文献传递
- 南极大陆和陆架盆地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及重要矿产资源
- 李廷栋王光宇刘小汉等
- 一、成果内容简介、关键技术、技术经济指标:南极大陆和陆架盆地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以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编制了1:5000000南极洲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中山站周围地区卫星影像地图和冰貌线划图...
- 关键词:
- 关键词:南极大陆陆架盆地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矿产资源
- 科学求实 团结拼搏 为发展我国海洋地质事业而努力
- 1991年
- 本文概述地质矿产部"海洋四号"船1986-1989年间执行大洋地质科学调查任务的情况,重点介绍调查项目、技术方法及主要成果.
- 王光宇陈邦彦
- 关键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多金属结核海洋沉积
- 南极半岛地区新生代的构造发育史
- 姚伯初王光宇
- 关键词:新生代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
- 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发展——纪念地质部(南京)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
- 中国海上地球物理勘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工业部所属单位协作,组成我国第一个海上地震队,在渤海湾作了海上人工地震勘探方法的技术试验。经地质部、国家科委批准,1963年12月在南京成立了地质...
- 陈邦彦王光宇杨胜雄
- 关键词:地质科学研究
- 文献传递
- 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发展
- 中国海上地球物理勘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工业部所属单位协作,组成我国第一个海上地震队,在渤海湾作了海上人工地震勘探方法的技术试验。经地质部、国家科委批准,1963年12月在南京成立了地质...
- 陈邦彦王光宇杨胜雄
- 关键词:海洋物探
- 文献传递
- 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发展——纪念地质部(南京)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
- 本文结合地矿系统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的实践和重要成果,从以下十二方面记述海洋物探技术的发展.
- 陈邦彦王光宇杨胜雄
- 文献传递
-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构造发育史被引量:6
- 1995年
- 本文分析了“海洋四号”船1991年在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所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这里的地形地貌、重力异常和磁异常沿东方向呈条带状分布。海峡中的新生代沉积可分为两组沉积系:第一张裂沉积系和第二张裂沉积系。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西北部,基底发生了断裂,基底断块沿断面下滑,因而在海峡中部形成基底半地堑。通过横穿南设得兰群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南极半岛的地壳剖面,我们用分层剪切模式解释了在张性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圈变形特征。
- 姚伯初王光宇陈邦彦陈圣源
-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地壳结构构造发育史
- 多波束全覆盖海底地形探测技术
- 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海底地形探测方法。它利用多组阵的多波束回声声纳探测技术或相干声纳探测技术,获得宽条带状的海底地形资料,使得海底地形调查高效率高精度,是大规模海底区域调查及航道、港口、海洋-海底工程...
- 杨胜雄张志荣王光宇
- 关键词:多波束地形地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