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诚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预絮聚技术被引量:2
- 2011年
- 简要介绍早期预处理技术及其发展,闪急混合工艺的出现,并由此延伸出的预絮聚工艺流程,以及预絮聚技术发展的趋势。
- 潘诚付建生龙芬
- 关键词:预处理
- 填料和助剂预絮聚对填料留着和成纸抗张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利用两个纸厂的浆料,在填料和助剂预絮聚工艺条件及模拟实际生产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手抄片中细小纤维含量与纸张灰分、抗张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纸张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在填料和助剂预絮聚后进行的加填,与实际生产工艺条件相比,成纸的灰分分别从10.8%、9.0%提高到12.2%、10.3%;成纸的抗张指数分别从21.6、23.4 N.m/g提高到22.2、27.6 N.m/g;填料和助剂预絮聚工艺条件下的加填,相对于普通生产工艺,在纤维交织所形成的毛细孔中的填料含量明显增加。
- 潘诚付建生袁世炬龙芬
- 关键词:细小纤维
- 预絮聚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
- 基于闪混系统的概念,考虑更加简单的预絮聚工艺,将填料和湿部使用的部分助剂按一定的方式提前混合均匀加入纸浆中,这是现今设想的预絮聚技术。相比较之前的预处理更加彻底的絮聚所有成分。而相对于闪混系统减少工艺的方式来说,给予填料...
- 潘诚
- 关键词:纸张抄造填料留着率抗张指数
- 文献传递
- 碳酸钙预絮聚加填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造纸湿部预絮聚加填技术完全不同于直接加填技术,实验表明在预絮聚条件下成纸强度性能增大,填料留着增加,达到90%以上;本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第二组工艺(PCC+CS+CP3+CPAM+AKD)制备的预絮聚体稳定性好,粒径大小合适。在制备絮聚体时药品的添加顺序,添加量以及剪切速率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絮聚体的粒径大小和抗剪切能力。
- 石义刚潘诚付建生袁世炬
- 关键词:湿部化学
- 研究AKD在纸张中存在状态
- 2012年
- 研究了用脱墨剂和HCl处理AKD施胶的纸张,实验主要通过对AKD+PCC手抄片、AKD手抄片、市售文化纸三类纸张的比较实验,并且讨论时从加填纸与未加填纸来分析AKD在纸张中的存在状态,最后得出AKD在纸中,AKD与纤维同时存在化学作用与物理做用,但是使纸张具有施胶度的主要原因是物理作用,特别是在加有填料的纸张中,AKD与填料的物理作用尤其突出。
- 龙芬马龙付建生潘诚朱文芳
- 关键词:AKD轻质碳酸钙脱墨剂
- PCC预絮聚体形成机理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沉淀碳酸钙(PCC)絮聚体形成过程及在纸张中的留着进行观察,比较了PCC预絮聚和实际加填的差异,研究了PCC絮聚体粒径及Zeta电位的变化情况,探讨了用静电场理论解释PCC+CS(阳离子淀粉)+CP3(阴离子有机微聚物)絮聚体的形成机理。将絮聚体理想化为中空的球体,由静电场理论分析可知,在垂直于由PCC粒子和CS形成的絮聚体微小平面空隙的方向上存在电场梯度,在电场力的作用下,CP3可进入絮聚体的类球体内并对外球面产生相互吸引作用而可能产生收缩,这种电场作用力可使絮聚体结合更牢固,抗剪切能力增强。
- 石义刚付建生袁世炬潘诚
- 关键词:静电场PCC
- 碳酸钙预絮聚加填技术研究
- 造纸湿部预絮聚加填技术完全不同于直接加填技术,实验表明在预絮聚条件下成纸强度性能增大,填料留着增加,达到90%以上;本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第二组工艺(PCC+CS+CP3+CPAM+AKD)制备的预絮聚体稳定性好,粒径大小合...
- 石义刚潘诚付建生袁世炬
- 关键词:造纸工业制浆工艺碳酸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