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宏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稻田工程化养蟹高产高效试验
- 2007年
- 进行稻田工程化养殖河蟹高产高效试验,结果显示:河蟹平均产量610.05kg/hm2,规格分布范围0.12~0.14kg,平均回捕率64.1%,平均利润2.85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19。由此可知,推广稻田工程化蟹稻综合养殖技术,可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提高稻田水体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效益。
- 张祝珍奚业文潘晓宏曹锦宇王教富
- 关键词:稻田养蟹高产高效蟹种选择
- 粗唇鮠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 粗唇鮠是鮠科鮠属的一种名贵经济型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该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2002年,我们在窑河渔场开展了粗唇鮠的人工繁殖试验。一是亲鱼培育。从淮河里捕捞的粗唇鮠中选择个体在200g...
- 潘晓宏
- 关键词:粗唇鮠人工繁殖
- 文献传递
- 鳊鱼反季节养殖模式总结
- 2013年
- 既要埋头养鱼,又要抬头看市场;会养鱼的是养殖高手,会卖鱼的才是赚钱高手。2009年和2010年我们开展了“鳊鱼反季节”养殖模式,即每年6月放苗、第二年6月干塘卖鱼的养殖模式。养殖效益普遍达到4000-5000元/亩。
- 潘晓宏
- 关键词:养殖模式反季节鳊鱼养殖效益放苗
- 瓦氏黄颡鱼成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 2007年
- 潘晓宏史国经
- 关键词:池塘养殖技术瓦氏黄颡鱼成鱼养殖无公害江黄颡鱼鱼腥味
- 浮性饲料与沉性饲料在网箱养殖的效果对比试验被引量:1
- 2013年
- 2010年我站开展了网箱养殖中浮性料和沉性料饲养效果对比试验,按养殖对象分为草鱼组与罗非鱼组,设3个重复,每组6只网箱,共12个箱。每组均投喂152浮性料和101沉性颗粒料,期间对溶氧、pH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经过64天的对比养殖试验,现将试验过程与结果总结如下。
- 潘晓宏
- 关键词:浮性饲料网箱养殖沉性饲料饲养效果养殖对象养殖试验
- 静水池塘养殖江黄颡成鱼技术初探
- 2005年
-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peltee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二龄鱼体重可达300~600g,最大个体达1500g。该鱼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鱼腥味和肌间刺,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江黄颡原生活在天然水域的流水环境中,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捕捞强度的加大,江黄颡的自然资源量越来越少。
- 潘晓宏曹锦宇
- 关键词:江黄颡鱼池塘养殖成鱼捕捞强度
- 江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01年
- 对江黄颡鱼 ( Pseudobagrusvachelli Richardson)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试验。先用 LRH-A2 预备针催熟 ,再用 1 mg PG+2 .5 mg DOM+3.5μg LRH-A2 混合催产 ,水温 2 4~ 2 7℃下 ,效应时间为 2 0~2 4 h,产卵率可达 97%。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 ,经人工授精 ,受精率达 70 %。采用塑料网片粘卵 ,在孵化环道内孵化 ,孵化率达 94 %。此外 。
- 王武刘利平张克俭张东升赵期中张宏刚潘晓宏程保政李怀华
- 关键词:江黄颡鱼人工繁殖黄颡鱼亲鱼培育
- 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us Günther)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采捕野生粗唇鮠成鱼,驯养培育半年,使之达到性成熟。采用鲤鱼脑垂体与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7℃~28℃的水温下,其效应时间为15 h,催产率达90%。粗唇鮠卵具强粘性,人工授精时用任氏液适当稀释,用网板粘卵,在“蜂巢式”孵化槽内微流水孵化。采用以上技术,卵的受精率为71%,胚胎发育时间为50 h。初孵仔鱼有3 d左右的附着期,出膜4 d后开口,其开口饵料为小型枝角类。
- 王武王峰潘晓宏张宏刚
- 关键词:粗唇鮠人工繁殖亲鱼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
- 江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
- 2007年
- 介绍江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及出苗等步骤,以期指导江黄颡鱼人工繁育工作。
- 潘晓宏史国经奚业文张祝珍王教富
- 关键词:江黄颡鱼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