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强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7H指数:8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MDROs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某医院ICU手术患者MDROs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医院ICU共收治患者5 081例,包括手术患者859例和非手术患者4 22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MDROs感染268例,感染率31.20%;非手术患者中发生MDROs感染1 069例,感染率25.32%。MDROs感染与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等科室的手术及APACHEⅡ评分分值高(≥21分)有密切关系,构成MDROs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ICU手术患者MDROs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患者,应将高危科室手术患者作为MDROs感染重点防控对象,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 赵洪峰任淑华王淑颖沈强蔡艺飞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
- 对Sysmex XS-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对Sysmex XS-800i(简称XS-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末梢血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首先对XS-800i的各项检测参数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着重对XS-800i白细胞(WBC)五分类结果的精密度、准确性及其对异常形态血细胞的检出敏感性及特异性等进行评价。结果XS-800i各项检测参数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均符合要求。仪器WBC五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分类结果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中性粒细胞(NE)0.914、淋巴细胞(LY)0.893、单核细胞(MO)0.791、嗜酸性粒细胞(EO)0.812、嗜碱性粒细胞(BA)0.621,对异常形态血细胞的检出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2.5%。结论XS-800i操作简便,采血量少,适用于儿科患儿的末梢血五分类检测。
- 施新颜阮森林沈强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精密度末梢血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1 06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89.69%,其次为分泌物、胆汁,所占比例分别为3.19%、2.91%;菌株临床分布主要为ICU、神经外科病区,所占比例分别为45.92%、16.03%;该菌对米诺环素最敏感,3年耐药率为0.00%~1.42%,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2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16%~8.6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ICU及神经外科以痰为主的呼吸道标本。该菌对CLSI推荐的药物耐药率均较低(〈20%),抗菌活性3年基本保持稳定,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施新颜沈强
-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药物
- 柱凝集技术在尿毒症病人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柱凝集术 ( CAT)在尿毒症病人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需输血的尿毒症患者 2 2例采用 CAT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需输血的 2 2例尿毒症患者中 ,1 1 6次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CAT法阳性率 ,次测凝集 2 1例 ( 1 8.1 % ) ,主测凝集 1例 ( 0 .86% ) ;抗体分型 :次测凝集2 1例中 ,Ig G阳性 7例 ,Ig G+ C3 阳性 1 4例 ( 66.7% ) ,无单独 C3 阳性 ;主测凝集 1例为抗 E阳性。结论 :由于尿毒症病人存在抗体分型的不规则性 ,认为交叉配血时采用 CAT技术十分必要。
- 施新颜沈强孔惠良
- 关键词:柱凝集技术尿毒症交叉配血CAT
- 13种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 2002年
- 沈强施新颜
- 关键词:抗生素阴沟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
- 实验室内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实验室内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方法以一台性能较好的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考仪器,用新鲜抗凝全血定期进行多台血细胞分析仪间的比对试验,作相关分析和偏差分析,当检测结果与判定规则不符时,用参考仪器给新鲜全血定值,以新鲜全血校准比对仪器。结果校准后比对仪器检测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且相关系数R>0.95,检测结果准确性、一致性好。结论实验室内拥有同系列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时,可通过定期比对试验及定值新鲜全血校准比对仪器,建立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
- 施新颜阮森林沈强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 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素酶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42例胃癌和26例非癌组织中肝素酶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肝素酶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肝素酶呈阳性表达26例(61.9%);非癌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1例(3.8%)。RT-PCR和FQ-PCR的检测结果均相同。胃癌TNM分期中Ⅲ、Ⅳ期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肝素酶表达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呈相关性(P<0.05)。结论:肝素酶可能促进胃癌浸润和转移,在胃癌的转移途径中,参与淋巴道转移而非血道转移。肝素酶可作为预测胃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沈强陈岳明
- 关键词:胃癌肝素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2001~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
- 董晓勤周田美沈强范建中汪涛
- 一起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暴发的调查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暴发的判定,为其防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1一15日发生在杭州市某医院的6例疑似CRBSI病例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流行病学资料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血培养及导管尖端病原培养或两套血培养病原一致性,6例疑似CRBSI病例最终确诊3例,均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病原分别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大肠埃希菌。3例确诊患者问无明显流行病学关联。环境卫生学监测未检出多重耐药致病菌以及与上述患者病原菌一致的病原微生物,但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合格率为80%。结论此次疑似CRBSI暴发事件为假暴发,CRBSI的暴发应根据病原学诊断一致性来判断。胃肠道肿瘤术后常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肠外营养液输注,尤其容易引发血流感染。医务人员应注意手卫生在院内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 王淑颖任淑华袁美娟赵洪峰金慧成沈强宋爱华
- 关键词:导管留置血流感染流行病学
- 625份胆汁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625份临床胆汁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判定按照CLSI标准;应用WHONET5.4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3株,占54.9%,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4株,占42.2%,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18株,占2.9%,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监测提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胆道感染的临床经验用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显示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明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可作为胆道感染的临床经验用药。
- 方美玉董晓勤王敏敏周田美沈强范建中
- 关键词:胆汁病原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