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超
- 作品数:36 被引量:5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综合评价监测体系构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以《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经过反复研究和征求专家意见,最终确定分别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入手,选取35个核心指标对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监测。通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作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综合评价监测体系切实、可靠、有效和可行。
- 柏振忠段超
- 关键词: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被引量:32
- 2004年
- 文章认为,改土归流后,汉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多种方式向土家族地区渗透。土家族文化在强大的汉文化作用下发生变迁。土家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变化,汉族的许多价值观在土家族地区得到确立。通过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土家族文化得到发展,土家族地区开发进程加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稳固。与此同时,汉文化传播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土家族一些优秀的文化因为统治者的破坏而丢失,汉族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也进入了土家族地区。
- 段超
- 关键词:汉族土家族文化交流社会文化变迁
- 关于湖北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思考被引量:7
- 2013年
- 在总结湖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若干建议: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对于新时期湖北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干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与教育;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散居民族工作,加快民族乡发展;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强化城市民族工作;重视和做好跨省区域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坚持和完善支持湖北武陵山片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段超
-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工作
- 全面推进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有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天优越条件。在探讨武陵山片区生态价值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压力较大、制度建设滞后、景观建设亟待加强等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段超李亚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 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文章就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一些地区农民负担较重,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兴办的大型工程考虑民族地区利益不够,包括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民族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这些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消除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包括大力进行扶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此外,要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民族立法的力度,保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 段超
- 关键词:民族问题社会稳定民族发展民族地区民族权益
- 从陶澍改革看中国早期近代化被引量:2
- 2003年
- 关于中国文化的“早期近代性(EarlyModernity也译为“早期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欧美学者讨论得颇为热烈、深入,反观我国史学界,则还关注不够。2002年1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江汉论坛》杂志社邀请明清历史与文化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以“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为专题,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沙龙,对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诸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这一讨论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早期近代性”研究有所裨益。
- 段超
- 关键词:早期近代化清朝
- 武陵山民族地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由于频繁的交往、各自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整体格局。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不协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各民族文化内部的不平衡等现象。要进一步推动武陵山民族地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需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大对非自治民族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 段超王平
- 关键词:多民族文化
- 万宜铁路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开发被引量:3
- 2003年
- 文章就万宜铁路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万宜铁路的修建,使西南到华东地区增加了一条大通道,大大改善了这一地区的交通条件,将对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要使万宜铁路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沿线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加快内部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此同时,在铁路修建过程中,要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 段超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长江文化视野下的苗瑶文化——《苗族瑶族与长江文化》评介
- 2008年
- 段超
- 关键词:长江文化文化视野瑶族苗族民族宗教
- 以卫治功:明朝对湖广土司的军事管治被引量:3
- 2020年
- 卫所制度是明朝最重要的军事制度,利用卫所加强对土司的军事震慑是明朝管治湖广土司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元末至洪武时期,朱元璋在毗邻湖广土司区设置了常德、辰州、沅州、羊山、崇山、大庸、施州、九溪、永定、清浪、镇远等卫,以及黔江、大田、大庸、澧州、安福、添平、麻寮、镇溪等守御千户所。据统计,这些卫所定额官兵总数为五万八千二百五十三名,分布在卫所城内及其下设关、隘、堡各处。卫所城是管治土司的重要军事据点,与各土司治所的距离皆在五百里之内,有些甚至在土司腹心区;关、隘或堡则设在土司出入要道上,是震慑土司的前沿阵地。这些机构相互配合,形成了包围、渗透湖广土司的网络格局。湖广土司毗邻卫所的职责主要有三:其一是镇守经制府县地区,防止土司或寇盗侵扰滋乱;其二是招徕"蛮民",引导土司区民众投诚、朝贡;其三是震慑土司,防止或镇压土司反抗。各卫所能够独立履职,但也经常联合行动。明朝中后期总兵官地位下降,荆瞿守备、九永守备、镇筸参将等职官地位上升,统领各卫所防治土司。本文从国家管治土司的视角,研究湖广土司毗邻卫所群体,理清了其设置历程、分布格局及职责履行情况,这对于阐释明朝如何利用卫所有效管治湖广土司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利于理解明朝"以卫治功"的管治思想。
- 孙炜段超
- 关键词:明朝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