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巨宁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开颅3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其中术后再出血27例。对再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技巧‘凝血机制’术后血压监控及控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7例再出血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第3次出血。15例患者稳定后出院,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44.44%。出院患者随访6个月~4年,3例能生活自理,7例重残需人照顾,5例死亡。分析发现术后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技巧、术后血压波动、凝血机制等有关(P<0.05)。结论如有手术指征,病情允许,患者首次出血手术应尽量选择在出血后7~24h内进行;术后血压控制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有出血倾向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清除血肿时尽量不切除血肿壁。
- 檀巨宁毕艳华雷学王润辉李滨刘海燕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再出血
- 翼点入路鞍区手术间隙的显微解剖研究
- 背景:鞍区位于颅底中央的位置,它是颅底的重要解剖结构,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与之相毗邻,是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瘤、动脉瘤等病变的好发生长部位。鞍区周围的重要毗邻结构有:视神经、视束、视交叉、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脑前...
- 檀巨宁
- 关键词:鞍区手术颅底解剖脑组织损伤
- 文献传递
- 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过长期家庭氧疗(LTOT)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20例COPD患者按照肺功能分级不同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四年后复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及相关生化、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四年后肺功能I、Ⅱ级患者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及日间SaO2有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功能Ⅲ、Ⅳ级患者中上述指标然也有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对于所有COPD患者均有益处,尤其对于肺功能Ⅲ、Ⅳ级患者其延缓肺功能恶化的作用更为显著。
- 李红刘海涛何敬堂檀巨宁于哲邱志红张景汪涛
- 关键词:长期家庭氧疗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9年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413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后找出危险因素。结果 413例患者中发生院内肺感染率为67.8%;而高龄、伤后有误吸、开颅手术等9种因素是其危险因素。结论该研究提示了中-重型颅脑损伤肺感染的高发病率,明确了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毕艳华檀巨宁方玲雷学李滨
-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对比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疗效,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神经外科住院的重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90例,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或入院后的第1、6、14、28天的氮平衡、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GCS评分,并对比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将早期肠内营养组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个亚组,每组30例,检测三组经治疗后第28天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GCS评分。结果:(1)治疗后第1天、第6天,两组在血生化指标及GC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早期肠内营养组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早期肠内营养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及GCS评分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比肠外营养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比A组和C组,B组患者氮平衡、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GCS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比A组和C组,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术后或入院后25~48h开始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或为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最佳时机。
- 王润辉苑玉存王芳李滨檀巨宁雷学
- 关键词:肠道营养神经外科手术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29例患者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死亡。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刘秋成雷学马爱民宏伟檀巨宁常忠利毕艳华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深静脉血栓
- 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存在睡眠呼吸紊乱(AHI 5~30次/h)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入组病例69例,对照组入组病例69例.给予实验组中的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治疗(吸氧流量1~2 L/min,吸氧时间>15 h/d)+常规治疗,而对照组中的COPD患者仅常规治疗2年.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经长期家庭氧疗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5),其中呼吸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亦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8、33.73,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4.61、2.23、2.781,P值均>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是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展、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赵梅星田强刘海涛李红于哲李志娟闫利红檀巨宁田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紊乱家庭氧疗圣乔治呼吸问卷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65例,按术后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治疗组,≤10d)91例和晚期治疗组(对照组,≥20d)74例。2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意识状态评分量化,治疗措施相同。随访12个月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卡氏评分(KPS)进行治疗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GOS4分以上,KPS60分以上59例(64.8%),对照组25例(3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檀巨宁毕艳华雷学宋京涛王润辉李滨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疗效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应用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前后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的变化,以此评价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高危肺栓塞患者35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14天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住院期间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治疗后第1、14天患者的右室左右径(RVD)、右室与左室左右径之比(RVD/LVD)、主肺动脉内径(PAD)、肺动脉收缩压(SP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14天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第1、14天时有效率分别为85.7%、9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发生率为17.1%,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为20%,住院期间病死率8.6%。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有效的改善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 刘海涛何敬堂田涛檀巨宁闫利红李志娟邱志红张景
-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伴有夜间低氧的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于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无日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保护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及整夜多导睡眠检测(PSG),选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30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15h。对两组患者根据病情每1~3个月门诊随诊1次,两年后所有患者复查肺功能、血气分析、睡眠监测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两年后实验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FVC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年后实验组的PaO2、SaO2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复查PSG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HI较对照组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患者AHI已呈上升趋势,实验组患者的浅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早进行家庭氧疗对于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可以改善其睡眠紊乱情况,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 李红刘海涛何敬堂田涛檀巨宁闫利红邱志红赵梅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