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儿童
  • 5篇肠道
  • 5篇肠道病毒
  • 4篇呼吸道感染
  • 4篇病原学
  • 3篇疫情
  • 3篇聚集性
  • 3篇柯萨奇
  • 3篇急性
  • 3篇病原谱
  • 2篇托幼机构
  • 2篇恙虫病
  • 2篇细胞
  • 2篇流感

机构

  • 24篇泰州市疾病预...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4篇查杰
  • 15篇马智龙
  • 9篇杨海玉
  • 8篇戴文军
  • 7篇何义林
  • 6篇张翔
  • 5篇丁雯
  • 3篇罗锋
  • 2篇于春霞
  • 2篇汤奋扬
  • 2篇蔡彦秋
  • 1篇鲍倡俊
  • 1篇董洪燕
  • 1篇何敏
  • 1篇陈立凌
  • 1篇夏瑜
  • 1篇李丽芳
  • 1篇邓斐
  • 1篇徐小兵
  • 1篇韩美芳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校医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由Echo 30引起的聚集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目的 确定引起聚集性脑炎的病原,并通过对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确定传播路径和导致聚集性传播的传播核。方法 首先利用Real-time荧光PCR方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然后对检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测定其VP1基因序列,...
马智龙查杰杨海玉张翔移钱华何义林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分子流行病学
一种毛细管电泳仪缓冲试剂放置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电泳仪缓冲试剂放置盒组件,它包括盒体(1)和十二联管架(2),十二联管架(2)位于盒体(1)的侧面,所述的盒体(1)内分布有缓冲剂槽Ⅰ(3)、缓冲剂槽Ⅱ(4)和缓冲剂槽Ⅲ(5),缓冲剂槽Ⅰ(3)...
查杰
文献传递
一起由肠道病毒CoxB4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学鉴定及其基因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引起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未分型肠道病毒进行病原学鉴定,并分析其基因型。方法:对采集的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并选取其中通用阳性,EV71和CoxA16阴性的标本用自行设计长距离PCR通用引物进行两步法RT-PCR,将得到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以确定是何种血清型肠道病毒,同时选取部分标本进行全序列的测定并构建分子系统树,从而确定引起本次手足口肠道病毒为何种基因型。结果:34份标本经Real-time PCR检测,19份标本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EV71阴性和COX16阴性,选取其中的10份测定其VP1区序列,经同源性搜索确定为肠道病毒CoxB4,且10标本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全序列测定结果与其他CoxB4进行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本次分离到的CoxB4属于第VIII类基因型。结论:引起本次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病原为肠道病毒CoxB4,第VIII类基因型。
马智龙查杰
关键词:手足口病分子分型基因型分子系统树
2013年泰州市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泰州市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动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和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AURI),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病例资料;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2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结果 2013年泰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ILI)7 326例,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病例30 649例,分别占门诊相应科室病例总数的5.6%和23.4%。120份流感样病例(ILI)标本检出阳性率57.5%,以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夏季肺炎链球菌和鼻病毒占优势,冬季肺炎链球菌占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原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鼻病毒、腺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泰州市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季节、月份、人群年龄的不同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戴文军移钱华韩美芳查杰于春霞
关键词:流行病学监测
江苏省泰州市2745例住院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泰州市2015年住院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该市住院肺炎的监测和诊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在每月采集监测哨点住院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咽拭子样本12份,提取核酸,进行多种病原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描述病原谱分布特征。结果泰州市2015年共报告住院肺炎病例2 745例,占相应科室住院病例总数的17.8%;年龄构成以0~5岁组为主,占65.5%。1月和12月为全年发病高峰;核酸检测样品144份,共检出阳性样品33份,阳性病原体45次,检出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流感病毒5.6%、肺炎链球菌4.9%和人肠道病毒4.2%。结论泰州市2015年住院肺炎病例呈现季节性和多病原交替特征,需根据病原谱和病原流行的人群及时空分布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杨海玉马智龙丁雯查杰
关键词:病原谱描述性流行病学
2016-2017年泰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2016-2017年泰州市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肺炎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结果共采集标本389份,检出率52.70%(205/389),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腺病毒检出率最高。门诊和住院标本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2,P=0.345)。春季呼吸道感染病原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6,P=0.031)。0~5岁婴幼儿患者比例最大(56.04%),检出的阳性病例数也最多(130/205),各年龄组之间检出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328,P<0.001)。病原混合感染病例占感染病例的36.10%(74/205),其中以肺炎链球菌组合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占混合感染的75.68%(56/74)。结论引起泰州市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首要细菌性病原是肺炎链球菌,主要病毒是腺病毒,肺炎链球菌感染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为常见合并感染致病菌,每年春季为发病高峰期,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易感人群。
丁雯查杰马智龙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肺炎链球菌
2013—2014年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疫源地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研究泰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并判断泰州市是否存在该疾病的疫源地.方法 于2013—2014年,选择泰州市所属的靖江市新桥镇卫生院和东兴镇卫生院作为患者标本的采集场所,采集经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的急性期患者血液标本5 ml,共采集40份,用于核酸提取和分离培养.采用笼夜法于2013年5、7、9、10、11月在调查地点开展鼠类储存宿主的调查,共捕获鼠类59只,取其脾、肝、肾标本,置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冻存管;采用小黑板法和从鼠耳中捕获恙螨,共布放小黑板226板块,捕获螨27只,并将标本经研磨制成悬液.采用PCR法和细胞及组织培养法对恙虫病急性期患者、宿主动物和媒介恙螨进行恙虫病东方体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结果 40份急性期恙虫病患者全血标本中,29份符合检测要求,其中17份标本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呈阳性,阳性率59%,1份标本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捕获鼠类59只,鼠密度为5.5%,其中小家鼠26只(鼠密度为2.4%)、黄胸鼠18只(鼠密度为1.7%)、臭鼩鼱15只(鼠密度为1.4%).1只臭鼩鼱标本经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呈阳性,其他鼠形动物标本细胞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小黑板法共捕获螨27只,螨密度为0.12只/板,其中幼虫3只,若虫24只;从3只臭鼩耳中捕获恙螨33只,螨密度为11只/鼠.经鉴别,所有螨种均为小盾纤恙螨,1组来自于外环境的恙螨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结论 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5—11月期间存在较高的鼠密度,恙螨的螨种为小盾纤恙螨,急性期恙虫病患者、鼠形动物和媒介恙螨中均检出恙虫病东方体核酸,结合上述流行病学特征认为泰州市恙虫病流行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何义林杨海玉于春霞张翔移钱华马智龙查杰徐小兵张琪戴文军钱卫娟尹骏朱赛进徐贞
关键词:丛林斑疹伤寒聚合酶链反应疫源地
托幼机构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状况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托幼机构健康儿童肠道病毒的携带状况及成因分析,为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月和12月对泰州市海陵区6所托幼机构的539名健康幼儿进行了调查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20.8%,等级高的托幼机构肠道病毒带毒率明显低于等级低的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习惯及正确洗手与肠道病毒带毒率呈明显相关。结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带毒率存在一定比例,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移钱华张翔汤奋扬罗锋戴文军查杰李娜
关键词:肠道病毒带毒率
泰州市海陵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和发病率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托幼机构健康儿童的手足口病常见肠道病毒的携带状况及自然转归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1-04/06,对泰州市海陵区城市和农村6所托幼机构的309名健康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咽拭子、肛拭子,实验室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随访60 d确定新发手足口病患儿。结果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21.7%,农村托幼机构检出率略高于城市托幼机构(24.8%>18.2%)。EV71型病毒仅检出1例,2 d后发生手足口病并致使2名密切接触者发病。60 d内共发生8例手足口病,3例为EV71型,其余5例为CoxA16型。手足口病60 d发病率为2.59%。结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1.7%。60 d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59%。EV71型和CoxAl6型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毒类型,应重视监测。
移钱华张翔汤奋扬李丽芳查杰何义林张志将
关键词: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手足口病
MDCK、Hep-2和Vero混合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优化MDCK、Hep-2和Vero混合细胞(下文简称MHV-mix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培养条件。方法在传统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一项或多项,如细胞消化液、培养液及血清含量、气体和酸碱度的变化等,培养MHVmix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用台盼蓝染色细胞,通过台盼蓝拒染率计算细胞存活率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从而对各种培养条件的优劣做出综合比较。结果改进多项培养条件后细胞增殖更快、生长状态更好,细胞存活率从85%升为98%。结论改进的实验条件更适合MHV-mix细胞的培养,可作为这3种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条件。
杨海玉马智龙查杰丁雯
关键词:混合细胞体外培养MDCKHEP-2VERO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