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秀雯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依帕司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B细胞功...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泵
  • 1篇胰岛素泵强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期糖尿病
  • 1篇早期糖尿病肾...
  • 1篇肾病
  • 1篇肾脏

机构

  • 6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6篇林秀雯
  • 2篇柯小瑚
  • 1篇汤兰欢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局部血运、溃疡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好转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P=0.007<0.05)。观察组局部血运改善好转率56.7%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0.05)。观察组溃疡改善好转率83.3%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偶有低血糖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的改善糖尿病足症状,改善血运情况,促进溃疡愈合。
林秀雯柯小瑚汤兰欢
关键词: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糖尿病足
达格列净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用利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应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减少,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达格列净联用利格列汀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既能良好控制血糖,也能使尿蛋白减少、改善肾功能。
林秀雯
关键词: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
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同样的降糖药物在治疗前血糖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后,降糖药物疗效(35.71%)不如单纯糖尿病者(68.86%),需增加用量、二药联用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甲亢控制后,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稳定。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均需二者兼治,均应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需增加;治疗糖尿病方面可早期应用胰岛素。
林秀雯
关键词:降糖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对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对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就诊的5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于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R加22时皮下注射优泌林N),观察组采用美国美敦力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基础量加餐前大剂量),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以C肽水平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空腹C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 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156.44±13.20)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4.96±19.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2,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能够明显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并能使血糖平稳及更快达标,值得临床推广。
林秀雯
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尿酸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同尿酸间的相关性加以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检验提供可参考性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检查的78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血清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具有密切相关性;2尿酸水平的提高与高血压患病率成正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及部分其他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均与尿酸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应予以重视。
林秀雯柯小瑚
关键词:尿酸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合并CKD与合并CKD两组,对其一般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比。CKD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33例患者中,212例合并CKD,发生率为28.9%。与未合并CKD组患者比较,合并CKD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视网膜病变和吸烟者比例更高,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4 h尿白蛋白水平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LDL-C及吸烟与2型糖尿病发生CKD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KD与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相关,戒烟、控制血压和体质量、降低血尿酸和LDL-C水平,对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KD有益。
林秀雯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