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保
- 作品数:77 被引量:6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垄作结合一次性施肥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进一步挖掘冬小麦垄作模式轻简化节本增效生产潜力,将垄作和一次性施肥方式相结合,构建“垄氮沟灌”水氮异区施用模式,并于2020-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一次性基施常规尿素120 kg/hm^(2)(LN120,折纯N,下同)、30%常规尿素掺混70%控释尿素180 kg/hm^(2)(LN180)和240 kg/hm^(2)(LN240)处理,以传统平作(常规尿素240 kg/hm^(2),基施50%+返青期追施50%,PN240)为对照,探究了垄作一次性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产量、氮素积累转运、水氮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助于垄作冬小麦氮素吸收,促进生长及产量形成,但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垄作小麦氮素积累量和产量均提升不显著,在2021-2022年甚至呈显著降低趋势。相较于PN240处理,LN180处理提高了花前氮素转运量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2 a平均增幅分别为8.3%和10.8%,籽粒产量变化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9.7%、49.5%和21.6%;此外,垄作结合一次性施氮模式有助于降低田间总投入成本,2 a LN180处理产投比较PN240处理平均提高了10.3%。总之,垄作配合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180 kg/hm^(2)能提高冬小麦氮水利用效率,稳定常规平作模式下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
- 连延浩杜飞波薛博王志强任永哲林同保李森
- 关键词:冬小麦垄作一次性施肥氮素利用
- 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为给低压喷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统灌溉方式(地面畦灌)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水量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尤其表现在中后期旗叶上,衰老明显延缓;提高了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转化效率和开放比例,增强了光合电子的传递能力;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降低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低压喷灌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产量均高于地面畦灌,以减量15%的低压喷灌产量最高。
- 孙会娜王科徐心志孙倩王志强林同保
-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 松土促根剂和秸秆腐熟剂对砂姜黑土农田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砂姜黑土农田由于土壤僵闭,耕层浅薄,玉米生长常常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为了改善耕层土壤环境,提高砂姜黑土农田的生产力,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二郎乡开展了连续2 a的大田试验,研究松土促根剂(RP)和秸秆腐熟剂(SD)对土壤容重、玉米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子粒灌浆特征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农田(CK)相比,施用RP和SD的农田土壤容重在夏玉米开花期后均明显下降;增加夏玉米单株叶面积,使株高和茎粗增加,穗位系数降低;开花期后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提高,胞间CO2摩尔分数(Ci)降低;子粒灌浆能力明显提升,百粒质量显著增加。施用RP和SD的农田,两年产量分别增加了11.27%和9.40%,15.73%和9.6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净光合速率、百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灌浆速率最大时百粒质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显示,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决定程度最高,因此保证较高的光合速率有利于夏玉米产量增加。综上,在砂姜黑土农田施用松土促根剂和秸秆腐熟剂能够改善夏玉米的生长状况并实现增产。
- 李方杰时明坤庞海芳连延浩任永哲王志强王志强林同保
-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子粒灌浆
- 不同水分条件下追施氮肥对小麦生物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为了解不同水分条件下追施氮肥对小麦生物量及氮素利用的效应,以洛旱6号和豫农202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下追氮量对小麦生物量及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正常供水(维持土壤相对重量含水量在80%~85%)和控水(维持土壤相对重量含水量在50%~55%)条件下,追氯分别增加和降低了小麦地上部的生物量、氮素累积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正常供水下拔节期追施尿素0.08 g·kg^(-1)土处理的小麦氯吸收效率最高,控水下不追氮处理的小麦氮吸收效率最高。正常供水和控水下洛旱6号均以拔节期追施尿素0.08 g·kg^(-1)土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最高;豫农202正常供水下拔节期追施尿素0.16 g·kg^(-1)土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营养器官中的氮素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最高,控水下追氮减少了营养器官中氯素的转移量,降低了营养器官中氮素的转移率和贡献率。以上结果说明,正常供水下追氮可增加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控水条件下小麦不宜追施氮肥。
- 张慧娜王志强林同保
-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水分追施氮肥氮素利用
- 杂交棉叶片衰老特点及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生育后期主茎倒3叶的衰老、抗衰老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豫杂35和中棉29与中棉19相比较,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龄增加下降慢;叶片生长前期气孔导度大,生长后期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高、MDA含量低、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大,光合速率高而且随叶龄增加下降缓慢.3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倒抛物线型,但是豫杂35和中棉29的日变化曲线平缓、中午下降幅度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
- 李伶俐林同保房卫平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 关键词:杂交棉衰老生理特性
- 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的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的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垄作60%的降雨利用率最高,垄作100%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灌水利用率除垄作100%有幅度不大的增加外,垄作60%和垄作80%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垄作条件下小麦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尤以垄作100%增加幅度大,这种增产效应是由千粒重和穗粒数的明显增加导致的,而穗数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垄作60%和垄作100%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垄作下小麦面团的粉质性状均变劣,垄作100%的劣化程度较低,垄作80%的劣化程度最高;小麦面团的拉伸性状与粉质性状表现一致.
- 林同保宋雪雷孟战赢曲奕威冯娜
- 关键词:小麦垄作水分利用率
-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体会和建议被引量:1
- 2022年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研究、教育和实践。根据工作以来指导多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经历,总结了几点个人体会,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教师的项目指导能力提供借鉴。
- 王泳超张倩王建忠王浩郭家萌林同保程西永邵瑞鑫
-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
- 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为郑州地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2016年以冬春性不同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适播期在10月14—21日,半冬性品种小麦适播期时间长于弱春性品种。播期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和收获指数的影响显著,播期后移,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早播或者晚播的产量均低于适播期;有效积温显著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和株高,弱春性品种晚播可降低倒伏概率,但对半冬性品种无影响。
- 聂彦文任永哲高翔李宗震辛泽毓王志强林同保
- 关键词:小麦播期有效积温生育进程
- 外源MeJA对渗透胁迫下小麦抗氧化系统及气孔运动的影响
- 以普通冬小麦周麦18的愈伤组织及植株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外源MeJA对愈伤组织抗氧化系统及叶片下表皮气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MeJA减缓了渗透胁迫对小麦愈伤组织的伤害,并调节了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渗透胁迫增加...
- 马超林同保
- 关键词:冬小麦抗氧化系统气孔运动渗透胁迫
- 文献传递
- 灌水对黄淮海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解灌水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周麦18、豫农202、豫麦49、郑麦366、矮抗58等5个黄淮海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和分析了越冬水、越冬水+拔节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个不同灌水处理下冬小麦开花后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功能衰退加快,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减小,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增大,同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矮抗58和郑麦366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而周麦18、豫麦49和豫农202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
- 徐心志马超孙倩孙会娜王志强林同保
-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