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亚
-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综合推荐施肥系统IFRS的构建
- 1995年
- 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推荐施肥方法,即正交多项式趋势系数法、二次多项式效应函数法、目标产量法,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开放性的综合推荐施肥系统 IFRS(Integrated Fertiliza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
- 杨卓亚毛达如曹一平
- 关键词:计算机推荐施肥
- 基于年景变化的施肥决策被引量:1
- 1995年
- 借用作物产量预报的研究方法,以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以北京地区30余年小麦产量、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为材料,通过定性划分作物产量年型,给出了基于年景变化施肥决策的一般方案。这对传统的肥料一作物产量施肥模型来说,是一种研究领域上的拓宽。
- 杨卓亚毛达如黄金龙卢志光
- 关键词:气象产量施肥决策
- 运用正交多项式趋势系数建立冬小麦综合肥料效应函数被引量:2
- 1995年
- 运用Colwell通过正交多项式转换建立综合效应函数的方法,对冬小麦47个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一元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正交多项式零次趋势系数和基础产量;氮、磷两因素一次趋势系数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构造出包括土壤测试值在内的综合肥料效应函数.其推荐产量值和普通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结果接近,相关性很好;但两种方法推荐施肥量之间无相关性,本方法的推荐结果更接近实际.
- 杨卓亚毛达如
- 关键词:正交多项式施肥量冬小麦
- 污泥施肥铅对作物污染的研究被引量:9
- 1993年
- 采用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在石灰性土壤上污泥施肥时铅污染对水稻和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两种作物对土壤中铅的吸收、迁移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铅投加量为2000mg/kg时,水稻和大豆的产量降至低于对照90%以下;铅投加量为3000mg/kg时,大豆籽粒铅含量仍未超过1mg/kg;但土壤中铅含量为260mg/kg时,水稻盆栽糙米中的铅含量达到1mg/kg。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将污泥农田施用时铅的控制标准修订为600mg/kg。
- 杨卓亚王宏康
- 关键词:铅污泥大豆水稻
- 建立“土壤-肥料-作物-气候”综合施肥模型的理论和实践
- 杨卓亚
- 关键词:肥料效应函数土壤肥力评价施肥
- 污泥施肥时铅对农作物污染的研究
- 杨卓亚
- 剖面硝态氮在冬小麦综合肥料效应函数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6年
- 根据土壤养分空间有效性理论,分析发现在表征土壤供氮能力方面,剖面硝态氮比耕层全氮、碱解氮等指标更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将剖面硝态氮导入综合肥料效应函数.使用0-60cm中的硝态氮预测氮肥用量可达到相当的准确度.
- 杨卓亚毛达如邵则瑶
- 关键词:冬小麦硝态氮函数
- 对万顷沙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构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1997年
- 阐述了在番禺万顷沙地区建立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描述了在该地区构建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建立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 葛孚桥杨卓亚黎树宝杜永雄
-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
- 大豆专用型调节剂80%胺鲜酯·甲哌鎓粉剂研制及应用
- 李召虎张明才何钟佩段留生翟志席李建民吴少宁田晓莉杨卓亚王保民董学会罗立津谭伟民张海峰
- 本项研究是针对大豆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将新型调节剂胺鲜酯(DTA-6)与甲哌鎓协调使用,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复合效应,克服了使用多效唑等产品防倒但不增产、使用不安全等缺陷,成功的研制了80%胺鲜酯·甲哌鎓可溶性粉剂,已...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豆调节剂胺鲜酯
- 土壤-植物体系中的铅被引量:37
- 1993年
- 自70年代以来,关于土壤-植物体系中铅的行为特征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近有关文献报道。介绍了造成土壤铅污染的原因,铅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特点和土壤中活性铅的化学浸提方法的选择;重点阐述了植物对铅的吸收积累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土壤-植物体系中铅的迁移规律与动,植物及人体铅危害的可能性,铅的土壤临界值和环境容量制订等问题。
- 杨卓亚张福锁
- 关键词:土壤污染铅植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