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茜

作品数:37 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患病
  • 5篇患病率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4篇肺疾病
  • 3篇知晓
  • 3篇死亡率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儿童
  • 2篇血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伤残调整寿命...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33篇湖北省疾病预...
  • 4篇荆门市疾病预...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天门市疾病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公安县疾病预...
  • 1篇应城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第三人...
  • 1篇国药集团武汉...

作者

  • 33篇李茜
  • 25篇张岚
  • 19篇潘敬菊
  • 19篇唐雨萌
  • 18篇何田静
  • 17篇张庆军
  • 6篇祝淑珍
  • 4篇刘秀立
  • 3篇郑朝晖
  • 3篇罗芬
  • 2篇曾明星
  • 2篇付义
  • 2篇倪京平
  • 2篇许四元
  • 2篇曾科
  • 1篇覃玉
  • 1篇郭贝
  • 1篇洪杰
  • 1篇龚巍巍
  • 1篇陈晓荣

传媒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疾病监测
  • 5篇公共卫生与预...
  • 4篇伤害医学(电...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2019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数据质量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数据质量。方法选取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和四川5个省10个国家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点,抽取2015—2019年其辖区内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脑卒中急性事件报告卡"和"急性心肌梗死事件报告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若干份,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心脑血管事件质量研究信息系统",由相关人员采集相应的临床资料,复核判定报告卡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查找并复核急性脑卒中事件报告卡2184份核心变量报告完整率为100.00%,核心变量报告准确率为79.21%~95.15%,经复核有2062份是脑卒中急性发作事件,阳性预测值为94.41%(93.07%~96.14%)。2015—2019年脑卒中核心变量报告准确性呈现增高趋势(P<0.001)。查找并复核急性心肌梗死报告卡699份,核心变量报告完整率为100.00%,核心变量报告准确率为75.10%~95.42%,经复核有668份为急性心肌梗死事件,阳性预测值为95.57%(92.86%~97.45%)。2015—2019年急性心肌梗死报告卡诊断依据完整性和核心变量准确性呈现增长趋势(均P<0.001)。结论2015—2019年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完整性较高,报告准确性逐渐提升,仍然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错报,需要进一步加强报告规范性。
颜流霞陈晓荣覃玉龚巍巍史卫卫李茜何予晋吴静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数据质量完整性
2013—2018年湖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IDD)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IDD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2013—2016年,每年在湖北省抽取13个县(市、区),2017—2018年每年抽取7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每所中心小学抽取五年级一个班的30名学生,学校周围各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IDD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2013—2018年共调查小学生5940人,家庭主妇2970人。开展IDD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28%(16801/17820)、93.20%(8304/8910),较健康教育干预前[71.60%(12759/17820)、70.93%(6320/8910)]均有显著提高(χ2=3239.83、1500.78,P均<0.01),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22.68、22.27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对IDD的认知水平,是保持IDD消除状态的重要措施。
戴馨宁浩然李茜
关键词: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2013年湖北省成人业余锻炼和静态行为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成人业余锻炼和静态行为的现状。方法 2013年,在湖北省10个监测点开展人群调查,按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18岁6 000人为样本,分析身体活动和静态时间现状。结果本研究共有5 974名纳入分析。样本人群的经常锻炼率为16.3%(男性16.9%,女性15.6%)。男性的经常锻炼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间男性和女性的经常锻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间男性的经常锻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样本人群从不锻炼率为77.5%(男性75.2%,女性79.7%)。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间男性和女性的从不锻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样本人群平均每日静态时间为5.3h(男性5.4h,女性5.3h)。男性和女性的静态行为时间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间男性和女性的静态行为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3年湖北省成人的主动锻炼现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高年龄段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有必要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工作。
唐雨萌何田静李茜潘敬菊张庆军张岚
关键词:身体活动
湖北省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就业流动人口的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6个区县的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利用Waldχ2及Rao-Scottχ2分别进行趋势及差异性检验,分析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共有1 724例样本人群纳入分析。超重率为30.7%(95%CI:25.7%~35.6%),男性为40.6%(95%CI:31.7%~49.5%),女性为20.9%(95%CI:16.8%~24.9%),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为7.8%(95%CI:6.3%~9.4%),男性为11.5%(95%CI:7.6%~15.5%),女性为4.2%(95%CI:2.2%~6.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16.5%(95%CI:13.6%~19.5%),男性为24.3%(95%CI:19.0%~29.6%),女性为8.9%(95%CI:6.5%~11.3%),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行业间,建筑业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6.5%,95%CI:19.4%~33.6%)。糖尿病患病率为4.4%(95%CI:3.0%~5.7%),男性为5.4%(95%CI:4.3%~6.4%),女性为3.4%(95%CI:0.9%~5.9%),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湖北省就业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要针对不同行业流动人口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男性从业人员的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状况。
何田静张岚唐雨萌潘敬菊李茜张庆军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流动人口
1990—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1990 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为交通伤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分省结果,采用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作为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研究1990 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死亡率为25.6/10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7.7/10万和12.7/10万。1990 2015年,标化死亡率由25.3/10万降为22.1/10万,下降12.6%,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均下降。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造成的DALYs、YLDs、YLLs分别为65.1、8.7、56.4万人年,与1990年相比,交通伤害总体DALY标化率由1 271.7/10万降至1 064.0/10万,降低16.3%,男性和女性分别降低8.3%和32.9%。2015年不同类型交通伤害中,步行道路伤害导致的DALYs最高,占53.4%。湖北省交通伤害所致DALYs主要分布在15~69岁年龄组。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5年湖北省交通伤害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均下降,但造成的死亡和DALYs依然较高,尤其是步行道路伤害,男性交通伤害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
崔芳芳张岚潘敬菊何田静李茜唐雨萌宇传华张庆军王璐
关键词:交通伤害伤残调整寿命年
2019年湖北省1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评估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方法2019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经过整理、查重、剔除后,采用SAS 9.4软件分析,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地区之间的自杀死亡年龄、自杀死亡率等;以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更新后的世界标准人口为标准人口,分别计算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利用ArcGis 10.6软件开展空间自相关分析、绘制空间分布地图。结果2019年湖北省伤害位居青少年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构成比中超过52%,其中,自杀死亡位居10~14、15~19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第2位、20~24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的构成比中均超过10%。1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3/10万、3.40/10万、3.26/10万;城市地区分别为3.38/10万、3.40/10万、3.31/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3.28/10万、3.38/10万、3.21/10万。除了20~24岁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6.190,P<0.001),其他年龄组不同性别的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城乡之间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自杀死亡方式主要为从高处跳下,其他依次为其他物质中毒、溺水、悬吊、杀虫剂中毒。不同年龄组(10~14、15~19、2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P>0.05),青少年自杀死亡随机、离散地分布在湖北省各个县(市、区)中。结论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城乡差异,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应在全省范围内广泛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自杀死亡负担。
潘敬菊周梦格张岚唐雨萌李茜何田静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死亡率
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为了解分析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状况及趋势,为老年人伤害预防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所有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对≥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进行SPSS 20.0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15.26/10万,标化率为252.22/10万。年龄越高,老年人伤害死亡率越低,其最高年龄组高达1 288.06/10万。自杀死因位居湖北省首位,死亡率为1 096.60/10万。农村老年人的意外伤害死亡率(289.97/10万)高于城市老年人(133.72/10万),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234.75/10万)高于女性(196.33/10万)。城乡老年人前3位伤害死因类别次位不同,但顺位与全人群相一致。结论伤害已成为湖北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湖北省全人群死因构成谱位居第4位,预防防治老年人伤害的是湖北省重要战略和应对公共卫生领域变化的重要举措。
龚慧云张庆军张岚潘敬菊李茜刘薇
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及资质认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利用实施的《湖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规程》,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认定管理和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建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管理体系,评审了297家实验室,对符合率大于80%的予以发证。平均获证率为40.7%,其中:疾控机构为100%,采血/供血站为75%、妇幼保健院为30.0%,医院为28.3%。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实施,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全面促进了综合管理的能力。结论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实验室管理的需要,资质认定工作仍需持续完善并扩大其管理范围,确保所有开展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符合资质认定管理要求。
倪京平李茜郑朝晖曾明星许四元
关键词:艾滋病资质认定
2805例14岁以下儿童伤害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伤害流行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3个伤害监测点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2 805例,男童1 908例。前3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56.97%)、动物伤(13.12%)和道路交通伤(9.6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4.69%)、学校与公共场所(19.82%)和公路/街道(16.47%);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36.9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33.44%)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36.72%)。结论跌倒/坠落是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李茜张庆军张岚罗芬刘秀立王永红喻红玲魏尧昱曾科
关键词:儿童
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现状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为该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5—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冈市英山县、宜昌市长阳县、荆州市石首市、恩施州利川市、荆门市东宝区、十堰市丹江口市、襄阳市枣阳市、鄂州市鄂城区和孝感市汉川市10个地区抽取21973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20286名湖北省成年居民中,患高血压者8287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为33.3%;8287例患高血压的湖北省成年居民中,知晓患高血压者、治疗高血压者和控制高血压者分别为3807、3324和828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3.1%、37.2%和9.2%;3324例治疗高血压的湖北省成年居民中,控制高血压者为828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治疗控制率为24.6%;湖北省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同,不同文化程度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不同,不同居住地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较低。
何田静张岚祝淑珍沈妙言李茜唐雨萌周梦格潘敬菊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成年居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