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华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模具钢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循环处理
  • 1篇应变速率
  • 1篇预处理
  • 1篇韧化
  • 1篇强韧化
  • 1篇高应变
  • 1篇高应变速率
  • 1篇本构
  • 1篇本构方程
  • 1篇
  • 1篇变速率

机构

  • 3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杭州船舶工业...

作者

  • 3篇李志华
  • 1篇钟曼英
  • 1篇蒋志峰
  • 1篇蒋志峰
  • 1篇蔡敏
  • 1篇楼易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年份

  • 3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氢对10#钢高应变速率下力学性能的影响
1997年
利用Hopkinson试验,研究了氢对高应变速率下1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导出了应力、应变和应变速率的本构方程.
钟曼英蔡敏李志华蒋志峰
关键词:应变速率本构方程
CrWMn模具钢预处理工艺被引量:3
1997年
以冷作模具钢CrWMn为例,采用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比它们的碳化物粒子尺寸、分布、钢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强韧性。试验证明,采用循环退火完全能够代替常用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并可缩短生产周期1/3,节省能耗近一半。如果先进行高温固溶处理或再加上几次循环淬火,再经退火后可获得高度弥散、0.2~0.4μm的碳化物,使最终热处理的实际晶粒度达12~13级,改善了模具钢的强韧性和耐磨性。
楼易李志华蒋志峰
关键词:模具钢预处理
模具钢固溶循环热处理下的机械性能研究
1997年
本文对于CrWMn冷作模具钢的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它们的碳化物粒子尺寸和分布、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大小及强韧化效果进行了对比。说明:采用循环退火完全能够代替常用的等温球化工艺,可缩短生产周期约1/3,节省能耗近50%;如果先进行高温固溶处理或再加上几次淬火,经退火后可获得高度弥散的极细的碳化物,最终热处理的实际晶粒度达12—13级超细化程度,有利于改善模具钢的强韧化效果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李志华刘西琳
关键词:模具钢循环处理强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