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跨境
  • 2篇艾滋病
  • 2篇边境
  • 2篇边境地区
  • 1篇跨境合作
  • 1篇感染艾滋病
  • 1篇感染艾滋病病...
  • 1篇艾滋病病毒
  • 1篇艾滋病防治
  • 1篇HIV/AI...
  • 1篇病毒
  • 1篇脆弱性
  • 1篇脆弱性评估

机构

  • 2篇云南省药物依...
  • 1篇瑞丽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施怀海
  • 2篇李乙萍
  • 2篇杨芳
  • 2篇郑婕
  • 2篇李达
  • 1篇李昕悦
  • 1篇李蕾
  • 1篇李建华
  • 1篇冯煜
  • 1篇王晓丹
  • 1篇李洲林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能力建设获益性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为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提供的双边能力建设活动结果进行获益性评估,以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边境艾滋病防控跨境合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5-10月,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分别对中国、越南、老挝、缅甸项目点双边的项目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方式的可接受性、个人从能力建设活动中的获益程度以及能力建设活动对双边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工作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活动均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66.4%~89.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达4~5分,其中,"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疫情及其防艾工作经验分享"、"现场操作性技能培训"和"现场考察交流"是艾滋病防治双边合作中认可度最高的能力建设方式;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存在不同的能力建设需求,但均表达了对艾滋病防治资金和设备的支持需求。76.9%~92.3%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作用尽管有限,但其积极作用可见一斑,尤其体现在知识面扩展、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和服务效率提升等几个方面。结论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双边能力建设活动为增进双边互信、提升双边艾滋病联防联控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动员双边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展更有效的能力建设方式,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方能适应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的长远需求。
杨芳李乙萍赵磊郑婕李蕾李达施怀海王晓丹
关键词:艾滋病
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脆弱性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交界的部分边境地区的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脆弱性进行现状评估,为构建跨境双边合作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综合采用现有资料回顾、焦点问题小组讨论、个别深入访谈、现场非参与性观察的方法进行。[结果]云南省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流动性大和隐蔽性强的特征,人群规模估计困难;存在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多性伴、新型毒品滥用等多种感染艾滋病和家庭内传播的风险性因素;受政策限制、尚未建立有效的双边合作工作机制以及缺乏长期稳定的资源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服务资源匮乏、利用不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而加剧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结论]跨境重点人群对云南省艾滋病疫情的影响不断凸显,且具有感染艾滋病的多重危险因素,是感染、跨境和家庭内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脆弱人群和重点人群,这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需要动员跨境双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资源,逐步形成跨境重点人群监测—预防—干预—随访管理与关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李乙萍杨芳李建华李洲林施怀海郑婕李昕悦冯煜李达
关键词:HIV/AIDS脆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