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
- 作品数:45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的建立与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筛选
- 该研究的目的是应用细胞膜色谱筛选技术,建立了一个能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膜色谱筛选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部分中药进行筛选,找到候选研究中药.然后,结合经典和现代提取分离技术,通过筛选模型跟踪活性成分,最...
- 李义平
- 关键词:细胞膜色谱血管生成红毛七活性部位
- 文献传递
- 3,4-二羟基苯乙醇贝特羧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3,4-二羟基苯乙醇贝特羧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化合物与贝特羧酸具有较大差异,但仍然具有降脂活性,并且同时降低TC、TG。此外,还能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本发明还...
- 边晓丽谢允东杨广德李义平张继业林蓉陆文芳杨亚萍许艳红陈建刚
- 香烟主流烟雾与侧流烟雾对小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确定香烟主流烟雾与侧流烟雾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及两者遗传毒性的差别。方法 应用实验动物模型 ,使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主流烟雾组与侧流烟雾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主流烟雾组与侧流烟雾组的精子畸形率与染毒剂量成良好的量效关系 (r =0 995 0 ,P <0 0 5 )。侧流烟雾低、中、高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分别高于主流烟雾低、中、高剂量组 ,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均具有致突变作用 ,且侧流烟雾的致突变作用大于主流烟雾。
- 李义平王平王亚文
- 关键词:遗传毒性微核精子畸形吸烟
- 一种3位含氧基取代的6H-二苯并[b,d]吡喃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3位含氧基取代的6H‑二苯并[b,d]吡喃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3位含氧基取代的6H‑二苯并[b,d]吡喃类衍生物,包括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通式(I)的立体异构体或其盐:<Image file=...
- 李义平毛晨涵韩维东李亚婷陈巍师雪燕宇翔南宇晴向鹏徐政泽陈延红张馨元
- 一种7‑取代‑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取代‑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所述7‑取代‑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对香豆素的4,7位进行修饰改造得到,其结构式为药理学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
- 李义平赵阳 高艳娟 马影 金政宇 胡延祯王亚文
- 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2例前列腺癌 (PC)及97例前列腺良性增生 (BPH)患者 ,经活检穿刺或 (和 )手术病理确诊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浓度 ,计算FPSA/TPSA(F/T)比值。结果 TPSA浓度在 4.0~ 1 0 .0 μg·L- 1 范围时 ,其浓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F/T比值则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测得F/T比值在 0 .2 5水平时 ,总有效率最大( 62 .9% )。结论 TPSA单独作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鉴别诊断的指标存在局限性。当TPSA水平在 4.0~ 1 0 .0 μg·L- 1 范围内 ,应用F/T比值较PSA为优。F/T比值在 0 .2
- 马列婷王亚文李义平李影王晓琴倪艳阳
- 关键词:FPSA/TPSA比值前列腺癌
- RP-HPLC法研究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塔斯品碱浓度的 RP-HPLC 分析方法,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用液液萃取技术对血浆中的塔斯品碱进行纯化、浓集,用 RP-HPLC 法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sil C_(18)ODS 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60 mmol·L^(-1)磷酸二氢钠-20 mmol·L^(-1)SDS(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15.63~903.7 ng·mL^(-1)(r=0.994 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3.8%~4.9%和4.2%~7.6%,平均回收率为(107.33±7.3)%~(97.30±4.8)%。塔斯品碱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约2.84 h,平均峰浓度为64.15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214.98 ng·mL^(-1)·h,消除半衰期为10.96 h。结论:分析方法灵敏、准确,适合于塔斯品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塔斯品碱经大鼠口服吸收较慢,而消除很慢。
- 李义平强科贺浪冲
- 关键词:塔斯品碱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RP-HPLC法
- 阿布昔替尼合成路线图解
- 2022年
- 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1,图1),中文化学名称为N-{顺式-3-[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环丁基}-丙烷-1-磺酰胺,英文化学名称为N-{cis-3-[methyl(7H-pyrrolo[2,3-d]pyrimidin-4-yl) amino]cyclobutyl}propane-1-sulfonamide.
- 董旺青李义平张抗怀孙彭菲
- 关键词:磺酰胺合成路线图解
- 一种红毛七总碱的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毛七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原料选用红毛七根及根茎,红毛七药材经乙醇提取和酸水提取后,酸水提取液再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上样液流速为每小时1.1~1.3倍柱体积,水洗至近中性后,再依次分别用含2%~4%氨...
- 贺浪冲何强李义平李翠芹王娜陈方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2
- 2007年
- 用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以硅胶为载体制备ECV304细胞膜固定相,建立了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并对固定相的表面特性和色谱特征进行考察.应用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筛选药用植物红毛七中的活性成分,通过色谱置换实验比较活性成分的竞争性作用,并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实验进行初步药理学验证.结果显示,ECV304细胞膜色谱模型在体外模拟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在色谱条件下塔斯品碱有类似模型分子的保留行为,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2,并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可以作为研究寻找特定活性分子的筛选模型.
- 李义平贺浪冲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