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勇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金融
  • 2篇银行
  • 1篇担保
  • 1篇抵押
  • 1篇抵押担保
  • 1篇信贷
  • 1篇信贷传导
  • 1篇银行经营
  • 1篇银行经营管理
  • 1篇银行同业
  • 1篇政策性金融
  • 1篇软信息
  • 1篇商业银行
  • 1篇商业银行经营
  • 1篇商业银行经营...
  • 1篇上市银行
  • 1篇税负
  • 1篇税负平衡点
  • 1篇税收
  • 1篇税收负担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7篇施勇
  • 3篇任亚军
  • 1篇刘广祎

传媒

  • 3篇上海金融
  • 3篇金融纵横
  • 1篇新金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以上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陆岷峰任亚军施勇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抵押担保机制研究——以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例
2012年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并结合江苏苏北X县的成功案例,从替代的角度研究抵押品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互助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掌握的"软信息"来控制主动违约、甄别贷款者的风险偏好,并利用"软信息"促使企业提高其最优努力水平,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机制的相关建议。
施勇任杰
关键词:抵押担保软信息博弈分析
劳动力流动与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基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视角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苏淮安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数量研究工具,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探索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十五年以来的变动规律与特征,得出了结论:1、劳动力流动总体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就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正在趋向下降;2、在第一产业总体形成挤出效应的同时,第二产业对吸纳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在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不强,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进而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施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就业弹性
家庭农场发展与金融支持——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广受关注。本文以苏北平原农业大市淮安为例,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金融服务进行了调研,着重分析了金融部门如何围绕农场需求更好地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并提出了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引进新兴资本、出台配套优惠政策等支持农场发展的建议。
任亚军施勇
关键词:家庭农场金融服务
“营改增”对服务业税收负担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营改增"是一个重大的税制改革,涉及的产业和行业较多。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影响税负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增值税税率、中间投入比率、能够抵扣的外购商品或服务占比等指标是影响税负的主要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出了各行业税收负担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试点阶段,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负上升最多,综合技术服务业下降最多;增值税全覆盖阶段,各行业税负是否上升取决于适用税率与税负平衡点的比较,高于平衡点时税负上升,低于平衡点时税负下降。
任亚军施勇
关键词:投入产出表税负平衡点
住宅政策性金融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19年
住宅政策性金融是住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和日本等国住宅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特点,提炼总结其运行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完善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施勇刘广祎
关键词:住宅金融住房保障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传导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21家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从同业业务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其产生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理。重点以21家上市银行为数据样本,从数量和价格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所产生的影响,验证并得到如下结论:同业业务加剧了银行信贷的顺周期特征,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负债业务提高了银行机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另外,从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进一步深入解释了实证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同业业务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及更多地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等建议。
施勇
关键词:银行同业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金融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