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6篇基因
  • 3篇稻米
  • 3篇稻米品质
  • 3篇稻米品质性状
  • 3篇性状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育种
  • 3篇生物农业
  • 3篇农业
  • 3篇品质性状
  • 2篇稻区
  • 2篇稻种
  • 2篇淀粉
  • 2篇豫南稻区
  • 2篇设计育种
  • 2篇籽粒
  • 2篇垩白度
  • 2篇香稻

机构

  • 16篇信阳师范学院
  • 6篇信阳市农业科...
  • 4篇信阳农林学院
  • 4篇信阳学院
  • 3篇西南林学院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9篇彭波
  • 9篇孙艳芳
  • 7篇庞瑞华
  • 7篇李金涛
  • 6篇孔冬艳
  • 5篇袁红雨
  • 4篇彭波
  • 2篇刘小烛
  • 2篇董转年
  • 2篇李先文
  • 2篇程在全
  • 1篇黄群策
  • 1篇龚秀会
  • 1篇杨桂芳
  • 1篇蒋春苗
  • 1篇李尽哲
  • 1篇黄兴奇
  • 1篇黄雅琴
  • 1篇陈瑞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报
  • 1篇全国第十七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豫南“籼改粳”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简要介绍了豫南稻区"籼改粳"的基本情况和在理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高温、稻瘟病和纹枯病、三代三化螟危害是豫南粳稻产量低、品质差的三大障碍因子,而播期早是产生障碍的根源,推迟粳稻播期是"籼改粳"的关键技术;豫南"籼稻-小麦"轮作存在制度缺陷,推迟粳稻播期可以得到修复,因秧龄过长而减产、机插秧以及抛秧难以利用等问题得到解决;增产提质、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生产是"籼改粳"的必然选择;"东粳西移"是解决豫南粳稻品种利用的有效途径;机插秧、抛秧有利于实现粳稻推迟播种,而"泥质法"育秧解决了高温条件下育秧的问题,提高了机插秧、抛秧的秧苗素质;粳稻晚播稻瘟病、纹枯病和三化螟已不再是豫南"籼改粳"的毁灭性病虫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蓟马、稻曲病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水稻两段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高产稳产生长发育规律,分别从群体、形态和机能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栽培设计,按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进行定向培育的一种栽培方法,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减肥减药。
宋晓华刘秋员彭波段斌何世界李慧龙张波宋世枝
关键词:水稻豫南稻区
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对于水稻(Oryza sativa L.)等主要粮食作物而言,其种子蛋白质含量是个十分重要的营养品质性状。准确、快速、高通量地检测并分析水稻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对稻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比较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及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的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借鉴与参考。
彭波彭波孙艳芳易常会杨晓蕾许净孔冬艳孔冬艳庞瑞华庞瑞华李慧龙柳琳李金涛李金涛段斌宋世枝
关键词: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
水稻OsAAP6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提高粮食作物的营养品质就是改善人类自身的营养与健康。对水稻(Oryza sativa L.)等禾本科作物而言,种子蛋白质含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营养品质性状,解析种子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控制稻米蛋白质含量的主效QTL基因Os AAP6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水稻OsAAP6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401 bp,编码466个氨基酸,该蛋白为氨基酸透性酶,是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和APC超家族中的成员;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它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和高粱等)中有很多预测的基因与水稻OsAAP6基因存在较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Os AAP6基因与高粱和玉米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大麦次之,与小麦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通过对水稻OsAAP6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主要粮食作物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
彭波彭波孔冬艳贾洋洋马晨夕宋慧孙艳芳孙艳芳庞瑞华庞瑞华李慧龙柳琳黄雅琴周棋赢李金涛李金涛
关键词:水稻生物信息学
OsG6PGH1基因在改善稻米品质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OsG6PGH1)在改善稻米品质性状和水稻盐胁迫反应中的应用,水稻OsG6PGH1基因通过调节OsAAP6的表达来影响其籽粒蛋白含量,水稻OsG6PGH...
彭波刘岩孙艳芳孙晓宇汪全秀赵金会周伟
一种豫南香稻品种Badh2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豫南香稻品种Badh2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及应用,其中检测豫南香稻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豫南香稻品种的叶片采用CTAB法提取全基因组的DNA;利用Badh2基因功能标记所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将P...
彭波孙艳芳袁红雨孔冬艳庞瑞华李金涛
文献传递
检测分析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及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分析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及构建方法和应用;用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借助于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将会具有诸多优点:能够同时进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不饱和脂...
彭波孙艳芳孔冬艳袁红雨庞瑞华李金涛
文献传递
野生稻颖果总RNA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以确定适用于野生稻总RNA提取的方法。方法:用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TR/ZOL法、SDS法和CTAB法分别提取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滇超6号在灌浆期颖果的总RNA。结果:SDS法能够提取的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总RNA的纯度高,其A260/A280介于1.9938~1.9267;而TRIZOL法只适用于栽培稻滇超6号,CTAB法对于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提取效果一般,电泳条带不很清晰,其A260/A280介于1.8243~1.6928;而新建立的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都能提取完整性好、高得率(浓度介于0.9358~1.2008μ/μl)和高纯度的RnA(A260/A280大于1.8),电泳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效率高。结论: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适合于野生稻颖果总RNA的提取,提取的总RNA完整性好、得率高。
彭波陈瑞黄兴奇刘小烛董转年程在全
关键词:野生稻颖果总RNA
水稻OsGAPC3基因在水稻稻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胞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编码基因(<I>OsGAPC3</I>)在水稻稻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水稻<I>OsGAPC3</I>突变体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显著升高,其稻米的胶...
彭波刘岩孙晓宇孙艳芳田夏雨赵金会汪全秀
N~+束诱变双胚苗水稻再生植株的米质分析
2018年
为了加快优质水稻的选育,将离子束生物技术和无性系技术相结合,以低能N+束注入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的再生植株种子和实生后代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稻米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植株的糙米率低,垩白度高,蒸煮品质差,米粒横断面呈辐射状,上面的裂痕多,胚乳细胞发育不良,淀粉粒排列疏松且间隙大,相对结晶度低;而实生植株的整精米率和胶稠度高,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低,米粒横断面上没有显著的辐射状,裂痕浅,淀粉粒呈现典型的晶体结构,发育较好,相对结晶度高。可见,无性系能够加速稻米品质的变异,为水稻育种提供帮助。
黄雅琴李尽哲黄群策彭波庞瑞华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米质再生植株淀粉粒
水稻香味基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7年
水稻(Oryza sativa)为世界上30多亿人口的主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为栽培水稻类型之一的香稻,由于其稻米具有独特的香味,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水稻香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功能标记应用于香味基因筛选和品种培育。该文综述了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基础、基因功能及其调控、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的新进展,以期为香稻新品种培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彭波彭波孙艳芳孙瑞萌孔冬艳孔冬艳庞瑞华李先文李慧龙李金涛李金涛柳琳段斌宋世枝
关键词:水稻香味基因遗传育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