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霞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纳米晶
  • 3篇教学
  • 2篇电极
  • 2篇电极材料
  • 2篇荧光
  • 2篇水热
  • 2篇物理化学
  • 2篇硫化汞
  • 2篇聚苯
  • 2篇化学实验
  • 2篇光学
  • 2篇光学性
  • 2篇复合材料
  • 2篇HGS
  • 2篇复合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电浮选
  • 1篇电化学

机构

  • 16篇平顶山学院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6篇张秋霞
  • 11篇贺国旭
  • 4篇张丽
  • 4篇王香
  • 4篇王耀先
  • 3篇秦德志
  • 3篇吴华涛
  • 3篇韩永军
  • 3篇彭勤龙
  • 3篇杜娴
  • 2篇刘巧茹
  • 2篇李松田
  • 2篇尹春玲
  • 2篇杨维春
  • 1篇李青彬
  • 1篇王莉
  • 1篇赵晓军
  • 1篇冯云晓
  • 1篇曹可生
  • 1篇邢朝辉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内江科技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g^(2+)-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系中蛋白质微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研究了Hg2+在生物体内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毒性机理以及蛋白质的微观结构变化。测定了Hg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体系的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谱(CD),并对图谱进行拟合解析处理。红外光谱实验数据表明Hg2+与BSA发生作用的结合位点可能包括—SH、—OH和—NH基团,采用红外拟合技术对BSA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α-螺旋结构含量降低,β-折叠结构含量升高。圆二色谱图也表明由于一定浓度的Hg2+与BSA结合,从而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被破坏,这与拟合红外光谱得到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数据相吻合。Hg2+与牛血清蛋白作用致使蛋白质的构象改变,形成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作用的复合物,因而蛋白质失去活性导致生物体发生病变。
张丽韩永军刘巧茹张秋霞秦德志
关键词:圆二色谱蛋白质
降低平顶山煤灰熔融温度的高效Fe-Mg复合助熔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平顶山煤灰熔融温度的高效Fe<Sub>2</Sub>O<Sub>3</Sub>‑MgO(简称Fe‑Mg)复合助熔剂及其应用,该复合助熔剂在使用时,由Fe<Sub>2</Sub>O<Sub>3</Sub...
吴华涛韩永军贺国旭王莉叶露阳杜娴冯云晓彭勤龙王香张秋霞吴亚督
文献传递
三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用于牛奶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定量测定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三维荧光技术结合两种具有数学分离功能部分代替物理分离的二阶校正方法对牛奶中的弗洛沙星、培氟沙星及伊诺沙星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该法不需要分离3种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在牛奶干扰存在下实现对感兴趣分析物的同时快速定量测定,操作过程简单,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预测结果满意.AATLD(交替不对称三线性分解算法)解析得到的弗洛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7.87±4.91)%,培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7.55±5.45)%,伊诺沙星的平均回收率是(102.13±5.75)%.
尹春玲张秋霞胡乐乾
关键词:培氟沙星三维荧光二阶校正
纳米HgS/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醋酸汞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在聚苯乙烯(PS)溶液中制备出分散均匀的纳米硫化汞与聚苯乙烯的复合物.利用X线衍射(XRD)、电子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FT-IR)研究HgS和聚苯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的测试研究纳米晶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复合材料中HgS直径在15 nm以下,为立方闪锌矿构型,纳米晶和基质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力.此外,该复合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性能.
秦德志张丽杨维春张秋霞贺国旭
关键词:纳米晶硫化汞聚苯乙烯光学性质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之我见
2007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素质的新型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生动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张秋霞尹春玲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玻璃酸钠为模板控制合成硫化汞纳米晶被引量:1
2008年
用Hg(NO3)2和TAA为原料,以玻璃酸钠为模板于室温条件下于水溶液中合成了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HgS纳米粒子。产物为球形的多晶粒子,平均粒径为10nm,属于立方闪锌矿结构。合成的纳米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与体相材料相比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用XRD、TEM和Uv-vis等实验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HgS纳米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丽秦德志刘巧茹张秋霞
关键词:半导体技术HGS纳米晶玻璃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23)月桂醚复配体系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35℃时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3)月桂醚(Brij35)复配体系在不同配比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SDBS和Brij35的物质的量比为3∶7时,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最高,其CMC为0.2 mmol/L,明显低于单一组分;并在总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时,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和润湿性。
贺国旭王耀先李松田张秋霞马艳萍
关键词:临界胶束浓度复配体系
ZnS:La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醋酸锌、醋酸镧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原料,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粒度分散均匀的镧掺杂硫化锌纳米晶。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立方闪锌矿结构;纳米晶为近球形的多晶粒子,平均粒径在25nm左右且分布较窄。从纳米晶紫外-可见(UV-vis)光谱数据计算的半导体带宽(Eg)相对于体相材料有较大的蓝移,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用荧光光谱(PL)研究了ZnS:La纳米晶的光致发光能力,结果表明产物的荧光发射峰位于465nm左右,且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此外,通过改变镧的掺杂量和反应的时间来研究发光强度的变化,随着掺杂量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晶的发光强度都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并对具体原因进行了探讨。
张丽杨光瑞贺国旭张秋霞
关键词:ZNS水热荧光光谱光学性能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被引量:2
2015年
只利用MnSO_4和(NH_4)_2S_2O_8两种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得β-MnO_2纳米材料。分別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DSC)等测试技术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做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nO_2纳米片材料具有优良的充放电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10^(-3)A/cm^2时,其比电容达到85.3F/g,很适合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王耀先贺国旭腊明张秋霞
关键词:纳米片二氧化锰水热法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质比电容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优化的Hummer法将石墨粉氧化成氧化石墨,再将氧化石墨与苯胺单体聚合直接得到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分别通过水合肼和微波加热法还原氧化石墨得到石墨烯,以不同方法得到的石墨烯与苯胺单体聚合制成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制得复合材料一致,而氧化石墨直接聚合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是由大量片层结构单元堆叠而成,整体呈现平整的片状结构,氧化石墨均匀吸附苯胺并发生复合使其表面有一定量的不规则颗粒。
贺国旭王耀先李松田张秋霞韦风莉
关键词:石墨烯聚苯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