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欣
-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张海欣顾俊琴韩冰
- 关键词:脑梗死ACI疗效
-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溶血磷脂酸变化及意义研究
- 顾俊琴张海欣张彦祥范建场鄱超航王美英等
- 该课题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立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的LPA变化治疗1组(丹参组)和治疗2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LPA生化指标各种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经统计处理,治疗1组明显优于治疗2组,有显著性差异。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病毒性脑炎血浆溶血磷脂酸
- 硫酸镁与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硫酸镁,卡托普利(Captopril)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将我们用硫酸镁与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报告如下:
- 张海欣顾俊琴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心病硫酸镁卡托普利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介入治疗(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组(SIAF组)和静脉溶栓组(IVF 组);SIAF 组采用改良 Seldinger 技术,选择性进入闭死动脉,40 min 内泵入尿激酶500 kU和生理盐水60 mL,随时做造影了解动脉是否通畅,不通者再泵入尿激酶30 kU,只要闭死动脉再通,即停止泵入尿激酶。IVF 组40 min 内静脉滴入尿激酶1000 kU 和生理盐水150 mL,不通者再滴入尿激酶30 kU,余同上。结果溶栓后再通者 SIAF 组48例,IVF 组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发出血者 SIAF 组5例,IVF 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情好转者 SIAF 组49例,IVF 组33例;死亡 SIAF 组3例,IVF 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内介入治疗,既可超早期诊断又可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 贾志安张海欣顾俊琴赵淑芹胡磊
- SAH患者血清、CSF中NO变化及意义的研究
- 张海欣顾俊琴赵淑琴吕卫东杨建新等
- 该课题通过对60例SAH患者发病后的NO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发现N0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至正常,与SAH发病后再出血及CVS的发病时相基本一致,说明再出血及CVS的发生可能与NO的变化有关,提示人们在初期可采用降低NO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SAH患者血清
-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舒血宁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舒血宁20mL静滴,1次/d共15d;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维脑路通0·4g静滴,1次/d共15d。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取静脉血4mL测定血浆LPA和PA水平,并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功能转归评价。结果:舒血宁组治疗15d后血浆LPA和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ESS评分显著改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舒血宁能够抑制LPA和PA释放,降低血浆LPA和PA水平,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
- 张海欣顾俊琴赵淑琴王贺存胡磊
- 关键词:舒血宁溶血磷脂酸磷脂酸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方法 500例ACI随机分为观察组(葛根素治疗组)、对照组各250例,两组均采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阿斯匹林75mg每晚1次口服及其它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300mL+葛根素400mg,静点,每日1次,共21d;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300mL+维脑路通0.5g,静点,每日1次,共21d;21天时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判定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葛根素治疗ACI疗效显著。
- 张靖张海欣
- 关键词:葛根素急性脑梗死疗效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张海欣顾俊琴王博堂赵淑琴张春良杨建新
- 关键词:尿激酶进展性脑梗死
- 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对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ICH)对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 ICH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强化组62例)和指南指导降压组(指南组5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强化组在发病后6h内收缩期血压≥150 mmHg时,即予以硝普钠25 mg+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脉滴注,使收缩压在1h内达到目标值≤140mmHg,维持静脉滴注24h,而后视血压情况进行处理。指南组在发病后收缩期血压≥180 mmHg时,予以硝普钠静脉滴注,方法同上。2组均于发病后24h、72h、7d、14d时复查头颅CT,以了解血肿周围水肿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病后24h指南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较强化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h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增大最为明显,14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较7d时缩小,强化组较指南组减少明显,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0d时强化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指南组(91.9%vs 78.0%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减少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减轻脑水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张海欣顾芳黄英俊王丽宋钦刘彦青王立刚
- 关键词:血肿周围水肿脑出血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吴银素张海欣顾俊琴
-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