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明

作品数:3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陶瓷
  • 14篇玻璃陶瓷
  • 12篇发光
  • 9篇SUB
  • 6篇熔化
  • 6篇熔化温度
  • 6篇光谱
  • 6篇发光性
  • 6篇EU3
  • 6篇EU
  • 6篇NAF
  • 5篇O
  • 4篇电阻
  • 4篇电阻炉
  • 4篇硼泥
  • 4篇物理化学
  • 4篇物理化学性质
  • 4篇煤灰
  • 4篇晶核剂
  • 4篇化学性质

机构

  • 32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32篇张永明
  • 21篇马晶
  • 16篇李艳红
  • 11篇曹启华
  • 11篇于磊
  • 10篇宋国轶
  • 6篇王振军
  • 4篇陆海燕
  • 4篇赵丽
  • 3篇孙树生
  • 3篇李英春
  • 3篇马雷
  • 3篇赵婉男
  • 2篇张振乾
  • 2篇胡涛
  • 2篇王慧华
  • 2篇张霞
  • 1篇张帆
  • 1篇曹大力
  • 1篇马伟民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陶瓷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Sub>2</Sub>O<Sub>5</Sub>—BaO—Na<Sub>2</Sub>O—K<Sub>2</Sub>O—Gd<Sub>2</Sub>O<Sub>3</Sub>—Eu<Sub>2</Sub>O<Sub>3</Sub>系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P<Sub>2</Sub>O<Sub>5</Sub>—BaO—Na<Sub>2</Sub>O—K<Sub>2</Sub>O—Gd<Sub>2</Sub>O<Sub>3</Sub>—Eu<Sub>2</Sub>O<Sub>...
张永明宋国轶马晶曹启华于磊王振军
文献传递
Eu^(3+)掺杂GdPO_4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摩尔组分为53P2O5-16BaO-9Na2O-7K2O-14.25Gd2O3-0.75Eu2O3系统基质玻璃,熔化温度为1 400℃,经过热处理后获得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对微晶玻璃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XRD结果表明,基质玻璃经过700℃、800℃热处理2h得到Eu3+掺杂GdPO4微晶玻璃,其晶粒尺寸分别约为39nm和55nm;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与基质玻璃相比,微晶玻璃的激发强度和发射强度明显增强,微晶玻璃中源自Eu3+的7F0-5L6跃迁强度与电荷迁移带强度的比值降低,发射峰出现明显劈裂,且5D0-7F2与5D0-7F1跃迁强度的比值减小,表明Eu3+成功地进入了GdPO4晶相中。微晶玻璃中,Eu3+发射强度和激发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张永明宋国轶曹启华于磊赵丽
关键词:EU^3+微晶玻璃发光
GdF_3∶Eu^(3+)/NaGdF_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质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Eu3+和NaGdF4∶Eu3+混合晶,六方结构NaGdF4∶Eu3+棒状微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pH=3和pH=5时制备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49和28 nm。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2、5D1、5D0到7FJ跃迁。在主晶相为GdF3样品中,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晶相为NaGdF4样品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相对强度比值显示:Eu3+在NaGdF4晶体中的格位对称性下降。激发光谱显示出Gd3+和Eu3+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
李艳红张永明马晶陆海燕马铭远
关键词:NAGDF4纳米晶发光
一种形貌可控NaGd(MoO&lt;sub&gt;4&lt;/sub&gt;)&lt;sub&gt;2&lt;/sub&gt;:Eu&lt;sup&gt;3+&lt;/sup&gt;发光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形貌可控NaGd(MoO4)2:Eu3+发光粉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稀土复合硝酸盐(硝酸钆和硝酸铕)混合溶液;(2)加入柠檬酸钠和钼酸钠(3)将混合溶液在不同柠檬酸钠比...
张永明张振乾李艳红赵婉男孙怡
文献传递
水热法制备不同粒度GdVO_4∶Eu^(3+)纳米荧光粉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出不同晶粒度GdVO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对GdVO4∶Eu3+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液的pH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的GdVO4四方晶相,纳米晶的一次性平均粒径分布在19~41 nm。反应溶液pH为6时,合成样品平均晶粒尺寸最小。激发带主要来自于V-O的电荷迁移带,发射光谱的主发射峰来自于5D0→7F2电偶极跃迁,不同pH值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电荷迁移带、发光强度、发射峰相对强度有所不同。
李艳红张永明马晶陆海燕
关键词:水热法激发光谱发射光谱
P<Sub>2</Sub>O<Sub>5</Sub>—BaO—K<Sub>2</Sub>O—NaF—Eu<Sup>3+</Sup>:GGG系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P<Sub>2</Sub>O<Sub>5</Sub>—BaO—K<Sub>2</Sub>O—NaF—Eu<Sup>3+</Sup>:GGG系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玻璃陶瓷其摩尔百分组成为P<...
张永明宋国轶马晶曹启华于磊王振军
文献传递
Eu^(3+)掺杂的SiO_2-NaF-YAG系氟氧化物玻璃的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制备以YAG:Eu3+和Eu2O3两种方式掺杂Eu3+的系列SiO2-NaF-YAG系氟氧化物玻璃.研究Eu3+离子浓度对玻璃发光强度的影响;采用XRD、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Eu3+离子掺杂的玻璃的结构和发光性能.XRD谱表明样品为非晶态玻璃;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是以硅氧四面体网络结构为主;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0、5D0→7F1和5D0→7F2跃迁,614 nm处的特征发射峰最强.YAG:Eu3+形式掺杂的玻璃的发光性能较好,且Eu3+周围的晶格场环境具有较高的对称性.在掺杂浓度0.15%~1.0%范围内没有发生浓度淬灭现象.
傅日丽曹启华宋国轶于磊张永明
关键词:氟氧化物
Eu<Sup>3+</Sup>离子掺杂的氟氧硼硅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Eu<Sup>3+</Sup>离子掺杂的氟氧硼硅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领域,按基础玻璃摩尔百分比组成为57~61%的SiO2、13~16%的B2O3、12~16%的Na2O、7~1...
李艳红赵丽张永明马晶李英春胡涛
文献传递
不同结构Gd2(MoO4)3:Eu3+发光粉合成及发光性能
钼酸盐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有单斜、正交、六方等多种晶体结构,由于其结构特性和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发光、激光、闪烁及催化等材料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特别是钼酸根在紫外区有较好的吸收,并能将吸收能量较好传递给稀土发光离子,近...
张振乾马晶赵婉男李艳红张永明
关键词:发光溶胶凝胶法柠檬酸
柠檬酸燃烧法制备Gd_3Ga_5O_(12):Eu^(3+)纳米晶及发光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以柠檬酸为燃烧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3Ga5O12∶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的Gd3Ga5O12晶相,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布在16~30 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表明: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跃迁;宽激发带主要来自于Eu-O电荷迁移带。讨论了柠檬酸和乙二醇用量对晶粒尺寸、晶格常数、发射和激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柠檬酸和适量的乙二醇有利于晶体发育和发光强度的提高。
李艳红陆海燕张永明张佳
关键词:燃烧法激发光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