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彦

作品数:45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牙鲆
  • 11篇倍体
  • 9篇单倍体
  • 8篇双单倍体
  • 8篇雌核
  • 8篇雌核发育
  • 7篇基因
  • 5篇鱼类
  • 5篇育种
  • 5篇种质
  • 5篇位点
  • 4篇凋亡
  • 4篇性状
  • 4篇育种周期
  • 4篇生长性状
  • 4篇生殖细胞凋亡
  • 4篇受精
  • 4篇数量性状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机构

  • 39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43篇张晓彦
  • 40篇王桂兴
  • 37篇侯吉伦
  • 34篇王玉芬
  • 20篇孙朝徽
  • 19篇刘海金
  • 15篇于清海
  • 13篇赵雅贤
  • 9篇任玉芹
  • 7篇姜秀凤
  • 7篇司飞
  • 6篇都威
  • 6篇杨立更
  • 5篇任建功
  • 4篇刘永新
  • 2篇李超
  • 2篇姜宏波
  • 2篇刘永富
  • 1篇唐楠
  • 1篇蒋丽

传媒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牙鲆源黏质沙雷氏菌YP1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引起人类、动物及植物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但其作为鱼类致病菌却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以从患病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病灶处分离的一株黏质沙雷氏菌YP1为研究对象,分析黏质沙雷氏菌对鱼类的致病性及对疾控的影响。【方法】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实验综合鉴定菌株YP1;利用菌株YP1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实验及药敏试验,研究其感染症状、组织病理学、毒力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自患病牙鲆体表溃疡病灶处的菌株YP1鉴定为黏质沙雷氏菌。感染实验结果显示,牙鲆和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3.44×10^(7) CFU/g和6.28×10^(5) CFU/g,除牙鲆外菌株YP1对其他鱼类也具有高致病性;菌株YP1主要导致牙鲆腹水,同时伴有呼吸急促、摄食减弱、脱肛、白便、鳃缺血及多脏器膨大出血等症状,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对脏器损伤呈加重趋势。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菌株YP1对牙鲆鳃、肠、肝、脾、肾、心均造成损伤。药敏试验结果表明,YP1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等19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黏质沙雷氏菌是能导致牙鲆腹水病的一种病原菌,同时对其他鱼类也具高致病性,为该菌感染鱼类导致疾病的检测、鉴别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赵雅贤王桂兴郝耀彤宫春光王玉芬李洪彬徐子雄刘佳奇何忠伟刘玉峰张祎桐张晓彦程波侯吉伦
关键词:牙鲆黏质沙雷氏菌组织病理药敏试验
一种与牙鲆生长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其筛选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牙鲆生长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其筛选方法及应用。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法,对GH基因中SNP与牙鲆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了一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可用于牙鲆标记辅助选育...
侯吉伦王桂兴张晓彦王玉芬刘海金于清海杨立更
文献传递
一种诱导鲆鲽鱼类卵巢生殖细胞凋亡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鲆鲽鱼类卵巢生殖细胞凋亡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产卵季节过后对鲆鲽雌鱼进行高温培养,在高温培养阶段向鲆鲽雌鱼多次注射用于使生殖细胞凋亡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为白消安,特别是以生殖孔注射方...
孙朝徽任玉芹王玉芬张晓彦于清海姜秀凤侯吉伦王桂兴赵雅贤
文献传递
一种绿鳍马面鲀雌核发育鱼苗的诱导培育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绿鳍马面鲀雌核发育鱼苗的诱导培育方法,涉及鱼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及培育;绿鳍马面鲀精液用精子稀释液稀释后经紫外灯照射进行灭活;灭活的精子与成熟的绿鳍马面鲀卵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立即加入海水...
张晓彦王桂兴伞利泽杨雨聪陶月红侯吉伦任建功刘玉峰何忠伟邸佳烁裴子腾
牙鲆连续两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的遗传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Meio-G1)再次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获得连续两代雌核发育二倍体家系(Meio-G2),以Meio-G1亲本与1尾普通牙鲆雄鱼人工授精获得的家系作为对照组(control)。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家系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在Meio-G1、Meio-G2和对照组3个家系中,分别扩增到30、28、5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0、1.9、3.3,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875 3、0.774 2、0.908 3,平均纯合度分别为0.124 7、0.221 5、0.091 7。3个家系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91 7、0.923 8、0.520 2,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916 6、0.930 4、0.560 3。高重组率的Poli9-8tuf、Poli18tuf、Poli107tuf 3个位点在Meio-G1和Meio-G2中观测杂合度均为1.0,低重组率的Poli33tuf、Poli24MHFS两个位点在Meio-G1和Meio-G2中均全部纯合,观测杂合度为0。结果表明,Meio-G2的纯合度、个体间平均相似系数以及亲子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均略高于Meio-G1,显著高于对照组家系,证明连续两代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能提高鱼类纯合度和遗传相似度,具有固定母本遗传性状的作用。
王桂兴刘海金张晓彦刘永新王玉芬蒋丽
关键词:牙鲆遗传相似度
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以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的雄性和雌性作为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杂合克隆牙鲆。从35日龄起,实验鱼类分别在16、19、22、25、28和31℃水温下培育至110日龄,观察其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分化与培育水温密切相关,在22、25和28℃水温下,6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在16℃和19℃下,分别在70日龄和9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而31℃下,110日龄仍未发生性别分化。通过180尾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各温度下的杂合克隆牙鲆均为雌鱼,未发现雄鱼,表明高水温没有改变雌性性别。对于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除31℃外,其他各实验组随着水温升高而生长加快;但是,55日龄后,25℃下的生长超过28℃,成为生长最快的温度。本实验结果证明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随水温升高而加快;性别比例不受温度影响,全部为雌性;25℃下牙鲆生长最快。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关键词:温度性别分化
一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种质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种质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其特点是:设计了特定引物序列:上游引物序列为:5'-CCGCCCAGGAGTATTTTATG-3'(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为:5...
侯吉伦刘永富刘海金王桂兴张晓彦
文献传递
一种与牙鲆数量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其筛选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牙鲆数量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其筛选方法及应用。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法,对MSTN基因中SNP与牙鲆数量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了一个与数量性状相关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可用于牙鲆标记辅助选育,缩短...
张晓彦王桂兴侯吉伦王玉芬刘海金于清海杨立更
文献传递
一种诱导牙鲆基因突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牙鲆基因突变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常温等离子体,对牙鲆精子或牙鲆受精卵进行照射。优选常温等离子体的照射功率为120~200W,照射时间为1.5~30min,照射间距≤2mm。本发明采用常温等离子体对牙鲆的...
侯吉伦张晓彦王桂兴王玉芬孙朝徽都威赵雅贤于清海
文献传递
牙鲆efhd2和tbc1d25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为在分子水平解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淋巴囊肿病的机理,本研究克隆牙鲆淋巴囊肿抗病免疫相关基因efhd2和tbc1d25的cDNA全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efhd2和tbc1d25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efhd2基因cDNA全长为52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tbc1d25基因cDNA全长为3173 bp,ORF长为2601 bp,编码866个氨基酸。定量结果显示,efhd2和tbc1d2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efhd2在出膜仔鱼期表达量最高,而tbc1d25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在所研究的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中,efhd2和tbc1d25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病个体的血液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患病个体(P<0.05)。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efhd2和tbc1d25基因功能和解析牙鲆淋巴囊肿抗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侯吉伦郭亚男付元帅王桂兴张晓彦孙朝徽司飞王玉芬
关键词:淋巴囊肿抗病机理血液胚胎发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