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彦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发酵
  • 5篇沼气
  • 4篇正交
  • 4篇正交设计
  • 3篇淡紫拟青霉
  • 3篇沼液
  • 3篇沼渣
  • 3篇土壤
  • 3篇拟青霉
  • 3篇青霉
  • 3篇孢子
  • 3篇微生物
  • 3篇活性炭
  • 3篇固态发酵
  • 3篇分生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沼气发酵
  • 2篇生物菌
  • 2篇牛粪

机构

  • 23篇黑龙江省科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省科技...
  • 1篇长春立源水处...

作者

  • 23篇张晓彦
  • 21篇谷军
  • 14篇沙长青
  • 11篇原韬
  • 7篇于德水
  • 3篇张介驰
  • 2篇李伟光
  • 2篇奚新伟
  • 1篇王进宇
  • 1篇孟立强
  • 1篇杨志兴
  • 1篇王钢
  • 1篇曹亚彬
  • 1篇陈静宇
  • 1篇孟利强
  • 1篇赵晓龙
  • 1篇陈兵
  • 1篇牛彦波
  • 1篇吴皓琼
  • 1篇姜天瑞

传媒

  • 8篇生物技术
  • 4篇黑龙江科学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供水技术
  • 1篇黑龙江省科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沼渣、沼液固体发酵生产放线菌肥料的方法
一种利用沼渣、沼液固体发酵生产放线菌肥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生产放线菌肥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肥料用放线菌培养方法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试管培养种子培养:a、配制试管培养基;b、将放线菌接种于试管培养...
谷军张介驰原韬张晓彦于德水
文献传递
一种以食用菌菌糠为原料的沼气制备方法
一种以食用菌菌糠为原料的沼气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沼气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食用菌生产后的废弃物菌糠被丢弃或燃烧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首先去除菌糠中的杂物,粉碎后晾干,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密封,厌氧发...
谷军沙长青张晓彦原韬
文献传递
纳豆芽孢杆菌流加培养的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制作纳豆用芽孢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方法,提高发酵水平,生产出含有较高活菌数的微生物菌剂产品。方法:采用L8(27)正交实验法优化芽孢杆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通过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降低营养物质过浓产生的阻碍作用,提高发酵浓度和水平。结果:对纳豆芽孢杆菌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3%、酵母粉1.5%、豆饼粉0.2%、氯化钠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通过2L发酵罐的补料发酵试验得出最佳的补料方式:液体深层发酵10h以后开始补料,每15min补一次,10h补完,补料液的养分为葡萄糖和酵母粉含量为总发酵成分的33%。
杨旭谷军张晓彦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正交设计
一种利用沼液厌氧震荡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
一种利用沼液厌氧震荡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涉及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培养成本高,且发酵培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制备种子培养基;二、制备沼液培养基;三、种子培养;...
谷军张介驰原韬张晓彦于德水
文献传递
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
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它涉及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的蛋白表达很难保证具有原始活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PCR获得白蚁内源...
原韬张介驰谷军张晓彦于德水
文献传递
白蚁木质纤维酶昆虫细胞表达体系的构建
2013年
本研究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建立一种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体系为目的。通过克隆白蚁内源纤维素酶EG基因片段,将其连入T载体多克隆位点,筛选后获得重组质粒p18EG1,将EG基因片段与pFastBack1质粒连接,转化筛选后获得pFBEG1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后,构建获得带有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了重组杆状病毒可以有效地携带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基因。利用该表达体系作为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表达途径,进一步加以研究,有望提高木质纤维的降解效率,为高效利用木质纤维转化生产生物质能源开创新的途径。
原韬王钢谷军张晓彦于德水沙长青
关键词:重组杆状病毒
生物活性炭用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评价
2006年
目的:强化生物活性炭在净化饮用水中的作用,采用人为补充有益微生物的办法来提高活性炭的净化水效果。方法:利用生物技术从原水中、运行的活性炭中等分离出适用于制备生物活性炭微生物菌种,将选育的菌种与要处理的水进行培养处理,然后根据测定微生物对水的净化效果以及微生物的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建立活性炭用微生物菌株的评价方法,并对分离的菌种进行评价、鉴定。结果:一些菌株对饮用水中TOC的处理效率达90%以上。培养条件要求低,最适温度20-28℃,在处理水中即可生长。并建立了菌剂的发酵生产工艺。
张晓彦王进宇姜天瑞谷军李伟光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微生物
生物增强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特定水质,进行了生物增强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本试验比较了单独水冲、气-水反冲和气-水二次反冲三种反冲洗方式的反冲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气-水两段式反冲效果最佳,但操作较繁琐,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气-水反冲,既操作简便又能达到理想的反冲洗效果.并针对不同的反冲洗方式,确定了各自最佳反冲洗参数,以供实际参考和应用.
张晓彦王广智李伟光谷军
关键词: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浊度
生物增强活性炭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从试验原水中分离出28株高活性菌株,采用人工循环固定方式启动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处理低温微污染原水,通过对其处理效能和活性炭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水经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处理后,其对UV254、TOC、THMF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4%,45.2%,33.5%;活性炭上微生物量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上层和下层微生物量为分别为(4~5)×108和(2~3)×108CFU/g,而生物活性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上层和下层SOUR值分别从最初1.1×10-3和0.75×10-3mgO2/(cm3.h)下降到0.8×10-3和0.6×10-3mgO2/(cm3.h),其主要原因为土著杂菌低量、持续侵入系统,对高活性菌群的生态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张晓彦陈井义谷军
关键词:活性炭臭氧
生防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提高一株生防用枯草芽孢杆菌固体发酵生产过程中的芽孢产量。方法:研究通过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生产工艺条件等方法提高了固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结果:固体发酵过程中,豆饼粉作用显著,能显著提高固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可达到7.1×1010CFU/g。结论:该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优培养基为:麸皮84.4%、稻壳粉10%、豆饼粉5%、硫酸铵0.5%、硫酸镁0.1%、硫酸锰0.05%。生产工艺为料水比为1:1.2,发酵温度为37℃,发酵培养时间为52 h。
谷军张晓彦原韬沙长青奚新伟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正交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