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5篇血小板聚集
  • 5篇哒嗪酮类化合...
  • 4篇血小板
  • 4篇金属
  • 3篇药物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哒嗪
  • 3篇哒嗪酮
  • 3篇络合物
  • 3篇金属络合
  • 3篇金属络合物
  • 2篇血卟啉
  • 2篇抑制血小板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体膜
  • 2篇贫血
  • 2篇卟啉
  • 2篇线粒体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张广明
  • 6篇吴秋业
  • 4篇计国桢
  • 2篇洪永福
  • 2篇孙连娜
  • 2篇刘超美
  • 2篇俞卫锋
  • 2篇吴波
  • 2篇廖洪利
  • 2篇许德余
  • 2篇隋波
  • 2篇倪瑾
  • 1篇唐靓
  • 1篇胡蕙
  • 1篇金永生
  • 1篇傅桂香
  • 1篇韩公羽
  • 1篇蒋勤
  • 1篇王学敏
  • 1篇刘树孝

传媒

  • 4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皮木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37
1999年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 elessinensis(Thouin.) Koehne]果实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瓜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和结论:从光皮木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Ⅴ)、乌索酸-3-O-山嵛酸酯(Ⅵ)、乌索酸(Ⅶ)、3-乙酰乌索酸(Ⅷ)、3-乙酰坡模醇酸(Ⅸ)、胡萝卜苷(Ⅹ)和桦木酸(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为一新化合物。
孙连娜洪永福郭学敏杨根金张广明
关键词:光皮木瓜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
吸入麻醉对鼠肝线粒体膜磷脂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吸入麻醉对鼠肝线粒体膜磷脂组分的影响隋波,俞卫锋,张广明,马永德,刘树孝,刘跃关键词麻醉药;肝;线粒体膜;磷脂;大鼠吸入麻醉药的肝毒性通常被认为与其还原代谢中间产物介导的脂过氧化反应而影响肝细胞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与功能改变有关。本实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隋波俞卫锋张广明马永德刘树孝刘跃
关键词:麻醉吸入麻醉线粒体膜
6-[4-(取代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被引量:9
1999年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CCI17810 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8 个6[4( 取代哌嗪基) 苯基]4,5二氢3(2 H)哒嗪酮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化合物(5)的活性最强,比先导化合物强5 倍,化合物(6),(7) ,(12) ,(13) ,(16) 的活性也比CCI17810 强,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吴秋业张广明廖洪利刘超美吴波倪瑾李晓梅
关键词:哒嗪酮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聚集
血卟啉单乙醚铜钠盐对^(60)Co辐射及正常小鼠造血系统的作用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乙醚铜钠盐(HECu)对60Co辐射小鼠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以期寻找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药物。方法将昆明种正常小鼠,用60Coγ射线7.0Gy一次性全身照射为动物模型,通过对外周血血象的观察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检测,研究HECu对60Co辐射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HECu能升高60Co辐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促进60Co辐射小鼠和正常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系转化。结论HECu对60Co辐射及正常小鼠的造血促进作用优于促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以HECu为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广明吴秋业倪瑾常志初蒋勤
关键词:血卟啉钴60
皂甙类化合物解簇集行为的研究
2003年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皂甙类化合物在φ=0.60 DX-H_2O溶液中对探针Np-8-Ch簇集体的解簇集行为,讨论了皂甙类化合物结构与解簇集能力间的关系.并结合细胞粘附实验,探讨了此类化合物解簇集能力与它们药物功能之间的联系.
计国桢张广明唐靓蒋锡夔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药物功能中草药
叶绿素降解产物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对^(60)Co辐射小鼠的放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1998年
通过蚕沙叶绿素的降解反应,研究了焦脱镁叶绿酸a、二氢卟吩e6单甲酯及紫红素18等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首次设计合成了蚕沙叶绿素降解产物的钴、铜、锌金属络合物。在确认结构的基础上观察了它们对60Co辐射小鼠的放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二氢卟吩e6单甲酯铜络合物(7)能显著延长实验小鼠的存活时间,增加21d后小鼠存活数量。
张广明许德余计国桢吴秋业常志初
关键词:金属络合物CO60
6-(4-取代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张广明
氟烷致肝线粒体膜内脂质成分改变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氟烷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法将传统吸人麻醉药氟烷与新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对比,用高压液相技术分析肝线粒体膜磷脂在麻醉药作用后的脂质成分改变。结果氟烷在低浓度即可使肝线粒体主磷脂降解,溶血卵磷脂增加,在高浓度时有不可逆转的肝细胞损伤作用;而七氟醚只有主磷脂降解。溶血卵磷脂增加的倾向。结论氟烷致肝线粒体脂质改变可能为氟烷性肝炎的根本原因。
隋波俞卫锋张广明王学敏马永德刘树孝
关键词:氟烷药物副作用肝线粒体肝炎
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1998年
设计合成了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其中14个为首次报道。
刘超美张广明朱伟新苗红金永生
关键词:哒嗪酮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次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FAB和APCI质谱
1996年
本文报道一些次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FAB和APCI质谱,比较两种电离方式所测得的谱图表明,所有化合物的APCI和FAB谱都显示有特征的质子化分子离子峰MH+。在APCIMS上的主要碎片离子是脱掉金属离子并加两个氢原子生成m/z511离子〔MH-Met+2H〕+。而FAB谱却形成一系列由边链断裂的碎片离子峰,由羰基的β断裂生成的离子较特征(底物为间-硝基苄醇)。当用二乙醇胺做底物时,观察到分子离子与底物的加成离子。
傅桂香亓伟年张广明许德余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FABM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