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井浪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胸背部穿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背部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和角度盘,角度盘顶部设水平仪,角度盘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引导管,引导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中空设置、且外管管壁上设第一缺隙槽,内管可旋转式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管壁上设第二缺隙槽,穿刺...
- 刘昕李昌熙张井浪成信之吴海生李城
- 文献传递
- 针刀疗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9例报告
- 2012年
-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9例,采用汉章牌针刀松解,分别于颈部前、中斜角肌间隙锁骨上3~3.5cm处、前斜角肌锁骨止点及同侧喙突顶点内1/3进针进行疏通剥离。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意外,术后第2日患者的疼痛、麻木和上肢感觉不适明显好转。半年后随访,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1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效果可靠。
- 张井浪李昌熙成信之吴海生李诚
- 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小针刀中医学
- 脊髓胶质细胞在小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脊髓胶质细胞在小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3H/He小鼠40只,周龄8~10周,体重18~22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组)、PBS组(P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S组跟骨骨髓腔内注射PBS10μl;余3组跟骨骨髓腔内注射含2×10^5个骨纤维肉瘤细胞的PBS10μl制备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前即刻开始PBS组鞘内注射PBS5μl,M组鞘内注射米诺环素(用PBS溶解为0.2mmol/L)5μl,1次/d,连续11d。于造模前1d、造模后即刻、3、5、7、9、11d时测定机械痛阈;于造模后3、7、9、11d机械痛阚测定结束后测定冷痛阈。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脊髓组织,测定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11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B组和P组造模后3~11d时、M组造模后3、5d时机械痛阈升高,B组、P组和M组造模后7~11d时冷痛阈升高,脊髓CD11b和GFAP表达上调(P〈0.05)。与B组比较,M组造模后3~11d时机械痛阈降低,造模后7~11d时冷痛阂降低,脊髓CD11b和GFAP表达下调(P〈0.05)。结论脊髓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小鼠骨癌痛的形成。
- 申文唐元章刘苏孙玉娥张井浪苏小虎马正良
- 关键词:骨肿瘤星形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脊髓
- 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2例并国内文献分析
- 2013年
-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相同。我科2010年行2例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缓解满意;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如下。
- 成信之李昌熙张井浪吴海生
- 关键词: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慢性疼痛针灸理疗
-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和/或米诺四环素对骨癌痛小鼠脊髓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和/或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米诺四环素(MI)对骨癌痛小鼠脊髓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跟骨癌痛模型。将雄性C3H/He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包括:正常组、假手术组、癌痛+人工脑脊液组、癌痛+FC组、癌痛+MI组、癌痛+FC+MI组。术后每天给药1次,持续21d,并于手术当天、术后3、7、14、21d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小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情况,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骨癌痛小鼠脊髓腰膨大段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的蛋白含量。[结果]⑴免疫荧光法:与正常组相比,癌痛组术后3d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术后14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癌痛组内,与ACSF组相比,MI、MI+FC组小鼠脊髓背角术后3d小胶质细胞及MI、FC、MI+FC组术后14d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均明显被抑制;其中MI+FC组更为显著。⑵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术前对照组比较,骨癌痛组术后3d脊髓L4~L5节段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14d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下,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和/或米诺四环素,能明显抑制不同时期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同时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四环素能很好地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
- 申文孙玉娥苏小虎唐元章张井浪殷勤
- 关键词:骨癌痛氟代柠檬酸胶质细胞
- 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晚期胃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奥施康定)72例与观察组(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81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比较两组Mcmil Lan疼痛评分[包含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爆发疼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RI、VAS、PP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爆发疼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可降低晚期胃癌骨转移者Mcmil Lan疼痛评分,提高综合镇痛水平,安全性好。
- 朴云学张井浪熊佳时
- 关键词:奥施康定氟比洛芬酯疼痛缓解率
- 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治疗髌骨软化症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疗效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银针组和口服药物组。前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后者单纯应用口服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2个月和4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银针组治疗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均小于口服药物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髌骨软化症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良好。
- 吴海生李昌熙成信之张井浪
-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疼痛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诱导后(T2)、胆管内操作时(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心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在胆管内操作时心率及血压上升,与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痛ERCP麻醉方法。
- 成信之李昌熙吴海生张井浪
- 关键词:布托啡诺丙泊酚ERCP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效果。方法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银质针组及注射组,每组24例,银质针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注射组患者向腰椎小关节腔及内侧支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行神经阻滞。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2周、1个月、6个月时随访,并记录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银质针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下降(P〈0.05);注射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时VAs评分下降(P<0.05),但6个月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
- 张井浪李昌熙成信之吴海生李诚朴云学
- 关键词:银质针腰痛椎关节突关节
- BoNT-A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中Fos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oNT-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疼痛模型,CCI术后第3天开始,同侧肢体足底皮下注射BoNT-A30U/kg和等容积生理盐水,给药前、给药后1、3、5、7、14d,采用von-Frey纤维细丝机械刺激法和热辐射刺激法评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根据变化结果,给药后第5天取相应脊髓节段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结果 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建立后,CCI组同侧MWT和TWL均明显降低,且脊髓水平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同侧足底注射BoNT-A30U/kg后,其MWT和TWL均显著增加,脊髓水平Fo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足底注射BoNT-A抑制脊髓水平Fos蛋白的表达,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
- 苏小虎申文唐元章张井浪
- 关键词:肉毒毒素A神经病理性疼痛F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