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凤军

作品数:66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生物膜
  • 13篇膜形成
  • 12篇葡萄球菌
  • 12篇球菌
  • 10篇药物
  • 10篇埃希菌
  • 10篇大肠埃希菌
  • 9篇生物膜形成
  • 9篇耐药
  • 9篇基因
  • 7篇细胞
  • 6篇细菌
  • 6篇金黄色葡萄球...
  • 6篇抗菌
  • 6篇黄色葡萄球菌
  • 6篇杆菌
  • 5篇头孢
  • 5篇耐药性
  • 5篇表皮葡萄球菌
  • 4篇单胞菌

机构

  • 59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重庆市公共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2篇孙凤军
  • 37篇夏培元
  • 22篇冯伟
  • 11篇枉前
  • 10篇王显凤
  • 9篇孙艺璇
  • 8篇刘耀
  • 8篇陈剑鸿
  • 7篇陈盛
  • 5篇陈勇川
  • 5篇欧阳净
  • 5篇熊丽蓉
  • 5篇陈剑鸿
  • 4篇余加林
  • 4篇史惠卿
  • 4篇何念海
  • 3篇刘松青
  • 3篇杨雅
  • 3篇吕军
  • 3篇李頔

传媒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齿苋多糖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马齿苋多糖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GPP、LDH等生化指标的活性,并能够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保护了肝细胞的稳定性,进而促进肝细胞的增殖,...
林恒孙凤军王显凤
文献传递
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耐药质粒传递和调控的研究
本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对象,针对其生物膜形成的两个重要调节基因LuxS和pga操纵子开展研究,它们分别编码大肠杆菌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合成酶和生物膜中多糖主要成分β-1-6-N-乙酰-葡聚糖胺合成酶,在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初...
孙凤军
关键词:大肠杆菌群体感应系统基因传递LUXSPGA抗菌药物耐药
文献传递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细菌生物膜是临床持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显示抗生素在亚抑菌浓度下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已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关注。事实上,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生物膜的调控作用仍不清楚,常因抗...
枉前孙凤军夏培元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生物膜大环内酯阿齐霉素
文献传递
促进肝病康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与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肝病康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与制剂,该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中药组成:枸杞100-150份,山药100-150份,山楂50-100份,炒麦芽50-100份;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或用乙醇水溶液渗漉提...
陈剑鸿龚茜芬夏培元王显凤蔡永青孙凤军
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胞外多糖和pga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在大肠埃希菌生物膜抑制过程中对胞外多糖和pga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细菌最低抑菌浓度,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pgaABCD基因表达采用RT-PCR扩增。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而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全部敏感。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产生能力和pgaABCD基因表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降低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在抑制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能降低大肠埃希菌胞外多糖产生和pga基因表达,但其与生物膜降低程度存在差异性。
孙凤军冯伟刘耀枉前夏培元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生物膜胞外多糖
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采用PCR扩增检测qnr基因,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分析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21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除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15株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qnr B、qnr S和qnr 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0.0%、40.0%和26.7%。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16株(76.2%)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无诱导作用出现,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与耐药性和qnr基因均无相关性。结论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与细菌耐药性和qnr基因均无相关性。
孙凤军冯伟孙艺璇邱学文夏培元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环丙沙星泌尿系统感染生物膜
金丝桃苷在制备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金丝桃苷在制备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药物中的应用,金丝桃苷通过抑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从而降低了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和毒力因子的致病性,以及细菌群集运动能力降低,最终降低细菌耐药性,减轻细菌的致病能力,且毒性低,使...
孙凤军王显凤夏培元陈剑鸿陈盛刘耀冯伟
文献传递
解放军援利医疗队药品保障工作经验小结被引量:3
2015年
2014年初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暴发了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疫情[1]。疫情的迅速蔓延肆虐不仅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为全球各国拉响了安全警报。中国政府应受灾国的请求派出了解放军医疗队远赴利比里亚等国,帮助当地政府和人民抗击埃博拉疫情。
任建东贺建昌枉前孙凤军
关键词:埃博拉医疗队药品保障
巯乙磺酸钠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巯乙磺酸钠(mesna)对成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的影响及其联合环丙沙星(CIP)对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作用。方法:微量稀释法检测mesna和CIP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建立铜绿假单胞菌BF体外模型后分为对照组、低浓度mesna组及高浓度mesna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采集并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SA)定量分析mesna对铜绿假单胞菌BF作用后的结构参数;铜绿假单胞菌BF再次分为mesna组、CIP组及CIP联合mesna组,用CLSM采集BF图像并结合Amira 5.2三维重建软件定性分析mesna单独及联合CIP对成熟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作用;以棋盘设计,将不同浓度的mesna(0、0.5、1.0、2.0、4.0g.L-1)和不同浓度的CIP(浓度依次为(0、1/2、1、2、4和8MIC)两两组合,平板计数法检测mesna单独及与CIP联用后BF内活菌数。结果:mesna对PAO1的MIC为10g.L-1,CIP对PAO1的MIC为0.125mg.L-1;CLSM图像经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esna能使BF厚度、平均扩散距离和结构熵均减少(P<0.01),区域孔率增加(P<0.01),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效应更明显(P<0.01);CLSM图像经三维重建后可见,单用mesna(2g.L-1),BF内细菌密集层叠,厚度较厚,可见大量活菌,未见明显死菌;单用CIP(2MIC),BF内仍可见大量活菌,死菌数少;mesna(2g.L-1)联合CIP(2 MIC)组可见BF细菌稀疏、厚度薄,活菌数少,BF内可见大量死菌;单用2g.L-1 mesna能使BF中的活菌数减少(P<0.05),单用2MICCIP可使BF中活菌数降低(P<0.05),1g.L-1 mesna与1 MIC的CIP联合应用可使BF上的活菌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mesna能破坏铜绿假单胞菌BF形态结构,mesna与CIP存在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杀菌能力。
陈盛余加林罗则佳何念海孙凤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环丙沙星
不同地区医院ICU抗菌药物使用和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医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特点。方法分别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8年1-12月ICU患者临床资料及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收集同期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西南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分别有66例和134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西南医院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明显多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P<0.01)。两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均在上半年较高,西南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最高,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最高,且前者分离的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后者(P<0.01)。西南医院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前抗菌药物使用率比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30%,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约是后者的2~3倍。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不同医院应根据各自的细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孙凤军李光灿李飞朱冠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ICU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用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