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根顺

作品数:59 被引量:79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盆地
  • 14篇油气
  • 14篇碳酸
  • 14篇碳酸盐
  • 10篇地震
  • 10篇盐岩
  • 10篇碳酸盐岩
  • 9篇地质
  • 9篇勘探
  • 8篇成藏
  • 8篇储层
  • 5篇地层
  • 5篇东南
  • 5篇油气勘探
  • 5篇黔南坳陷
  • 4篇地震记录
  • 4篇地震数据
  • 4篇地震数据体
  • 4篇油气成藏
  • 4篇数据体

机构

  • 4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6篇姚根顺
  • 19篇沈安江
  • 10篇郑剑锋
  • 10篇胡安平
  • 9篇吴时国
  • 8篇乔占峰
  • 8篇赵文智
  • 7篇徐政语
  • 7篇贺训云
  • 6篇罗宪婴
  • 6篇张建勇
  • 6篇曹晓初
  • 6篇鲁慧丽
  • 6篇梁峰
  • 6篇陈子炓
  • 6篇常少英
  • 6篇曹鹏
  • 5篇潘立银
  • 5篇王鹏万
  • 4篇叶月明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第三届中国石...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 1篇第五届油气成...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挤压断裂带露头点距离恢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断裂带露头点距离恢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垂直于断裂带走向的预定剖面;设定钉线;将钉线投影至平面地质图上,获取钉线的投影点,过投影点作垂直于预定剖面的线段,延长各条线段至相交,获得钉线连接线;获...
熊连桥姚根顺沈安江熊绍云周刚郝毅谷明峰
南海北部陆坡大型气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地质构造特征被引量:58
2008年
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是板块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业已证实是巨大天然气田形成的有利场所,同时也是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区。对被动大陆边缘水合物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热解成因天然气水合物在被动大陆边缘占有重要地位,被动陆缘的活动断裂、底辟构造、滑塌堆积、断裂坡折带和海底扇砂体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实例看,断裂坡折带作为重要的疏导系统,有利于天然气向水合物稳定带运移,同时控制着海底扇和滑塌堆积等水合物有利成矿相带。断裂的幕式活动促进热解气体向上渗漏,并在水合物稳定带中形成水合物。在天然气田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共存区域,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水合物:一种是构造渗漏型,它是以高浓度的深部热解气为主、以浅层生物气为辅的水合物;另一种是地层扩散型,这类水合物以低浓度的浅层生物气为主,以深部热解气为辅。
吴时国姚根顺董冬冬张光学王秀娟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构造坡折带
一种碳酸盐岩成岩环境演化史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成岩环境演化史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成岩环境演化史恢复用岩样;明确岩样中碳酸盐成岩矿物的期次及各期次碳酸盐岩成岩矿物的类型;对各期次的碳酸盐成岩矿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其绝对年龄,进行团簇同...
沈安江胡安平赵文智姚根顺乔占峰张建勇倪新锋郑剑锋梁峰王永生
中国南方海相残留盆地勘探风险分析与选区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中国南方发育有下海上陆的多旋回生储盖组合,总体形成了震旦系—下古生界及中—上古生界2套大的海相成藏组合;平面上形成以江绍—十万大山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成藏区,其中北区发育2套组合,南区发育中—上古生界1套组合。平面上古油藏与油气显示分布受古隆起控制,油气成藏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期生油、印支期裂解成气、燕山—喜马拉雅期调整与改造3期以上事件。现今保存的海相油气藏具有明显的残留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南方海相普遍存在勘探程度低、技术尚不成熟、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局限等方面的风险,其中常规油气勘探风险相对较高,海陆叠合盆地勘探风险相对较低,非常规页岩气勘探风险最低,并由此对南方海相进行了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
徐政语姚根顺黄羚董雍王鹏万俞广
关键词:油气勘探风险分析选区评价
一种基于露头资料的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反演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露头资料的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反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待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可类比的露头资料构建露头地质模型;对露头地质模型进行不同地震频率的正演模拟并与实际地震资料对比,确定能够表征地层结构特征的...
姚根顺常少英鲁慧丽沈安江曹鹏曹晓初郑剑锋李昌
文献传递
琼东南华光凹陷深水重力搬运沉积体系及其油气勘探被引量:16
2009年
重力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岩性地层圈闭对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弄清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重力搬运沉积特征,基于近年新采集的地震资料和经典层序地层模式,开展了该区的深水沉积特征研究.南海西北部深水区重力搬运沉积特征发育,主要包括中新统三亚组发育的复合水道、上新统变形滑坡体及第四系深水浊积水道.三亚组复合水道具有典型的强弱振幅相互叠置特征,上新统变形滑坡体具有典型的下部变形、上部滑坡的双层结构,第四系深水浊积水道具有典型的侧向迁移、分支水道等特征.这些沉积特征的形成与越南隆起的物源供给有关.复合水道充填可作为潜在的深水储层,滑塌体的形成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或解体有关.
姚根顺袁圣强马玉波秦蕴珊吴时国
关键词:海底滑坡
一种定时定量的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时定量的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具有成岩‑孔隙演化特征的代表性岩样,所述岩样含有不同成岩期次的碳酸盐岩成岩矿物,包括不同成岩期次的胶结物以及可选择的围岩;观察各岩样碳酸盐成岩...
沈安江赵文智胡安平张杰乔占峰姚根顺吕学菊梁峰潘立银罗宪婴
琼东南盆地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10年
多边形断层是由未固结沉积物脱水使得体积收缩而在平面上呈现多边形形状,且具有微小断距、分布密集的张性断层。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中新世—上新世地层中,利用三维地震相干切片可以发现小规模流体运移通道——多边形断层。同样在二维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也能发现多边形断层、底辟和同相轴下拉的管状构造,距海底双程走时250ms和300ms位置存在强的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称BSR)。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表明,多边形断层上部地层的管状构造和模糊反射区为低声波阻抗异常和低频率异常,BSR上为高声波阻抗和高频率异常。多边形断层、管状和底辟构造破坏了琼东南盆地裂后热沉降阶段巨厚的泥岩地层的封闭性,使大量流体垂直和近似垂直向上运移,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了充足气源。
王秀娟吴时国王大伟马玉波姚根顺龚跃华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流体运移似海底反射层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成藏
一种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层间多次波衰减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层间多次波衰减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对原始地震记录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地震记录P<Sub>PR</Sub>(x,z<Sub>0</Sub>;t);将动校正后的地震记录进行叠加,在叠加...
姚根顺赵昌垒叶月明庄锡进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被引量:100
2016年
中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对其层状白云岩储层赋存相带及其分布情况等的认识尚不清楚,影响了天然气勘探的进程。为此,基于四川盆地沉积背景,以层序地层格架下有利储集层段为重点研究单元,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岩相古地理方面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时总体表现为西南高、北东低的缓坡背景,而中二叠统茅口组在此背景上叠加了一系列北西向展布的台内裂陷,演变成向北东倾斜的隆洼相间的古地理格局:②栖霞组海侵域为开阔台地环境,高位域演化成镶边台地,剑阁一雅安地区的台地边缘滩为有利储集相带;③茅口组海侵域为碳酸盐岩陆棚环境,高位域演化为镶边台地,剑阁—雅安地区的台地边缘(礁)滩和盐亭—广安地区的台洼边缘滩为有利储集相带。结论认为:剑阁—雅安地区和盐亭—广安地区两条高能颗粒滩带是该盆地中二叠统层状白云岩储层规模发育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周进高姚根顺杨光谷明峰姚倩颖江青春杨柳杨雨然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