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嘉木扬·凯朝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佛教
  • 5篇宗教
  • 4篇藏传
  • 3篇佛教中国化
  • 2篇佛教经典
  • 2篇藏传佛教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耶稣
  • 1篇因果
  • 1篇赞颂
  • 1篇扎仓
  • 1篇中国化路径
  • 1篇日本学者
  • 1篇三世
  • 1篇胜地
  • 1篇寺院
  • 1篇条文
  • 1篇宗教和谐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2篇嘉木扬·凯朝
  • 1篇王帅

传媒

  • 2篇世界宗教文化
  • 2篇西部蒙古论坛
  • 1篇中国宗教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 1篇法音
  • 1篇中国西藏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中国藏学
  • 1篇宗教心理学
  • 1篇2012东南...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传佛教的现状及中国化路径——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这一论断为我们做好藏传佛教管理、引导工作提供了最高战略与根本遵循。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详细分析了藏传佛教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路径。
嘉木扬·凯朝王帅
关键词:藏传佛教
佛教文化与蒙古文化的交流互鉴
2021年
本文以文化学的视角,具体考察了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以来,与蒙古文化持续交流、相互影响、积极融合的过程。全文以蒙古佛教发展为主要线索,以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主要视角,分析了佛教文化对于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蒙古地区佛教寺院和杰出人物着重分析了佛教文化与蒙古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和现状,从而为当下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提供历史资源与经验的参考。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佛教文化蒙古文化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重要人物
2021年
佛教源于古印度,佛经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和梵文,传到中国后,分別翻译为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傣文等多种语言,为中国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佛教经典的契机。佛教传到中国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医学、建筑、绘画、石刻等方面产生影响,佛教本身也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社会思想与民间习俗又有了新的变化发展,这是早期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之一,对汉藏蒙满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历史性贡献。在当代社会,佛教中国化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国际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交流等方面也都发挥积极作用。
嘉木扬·凯朝易文文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佛教经典宗教和谐民间习俗历史性贡献
蒙古族地区邪教渗透调研情况
2008年
2007年本人在蒙古族地区国情调研中发现,蒙古族地区偏僻村庄有邪教渗透的情况。而且,利用蒙古族群众笃信佛教为手段。据当地蒙古族群众说:不知从哪里来的人散布谣言,说现在世界的佛主释迦牟尼改变形象了,必须把以前供奉的佛像毁掉,供奉现在的佛(伪耶稣),来保佑他们的全家。不然的话,会全家人被惩罚。因此,有的家庭丈夫信,妻子不信,因而造成很多家庭夫妻不和,发生矛盾。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宗教问题
蒙古人民共和国佛教现状
2019年
蒙古国佛教是藏传佛教与蒙古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作为蒙古国的主导宗教,对其国民身份认同与社会生活均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文献解读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蒙古国宗教概况、佛教发展现状、中蒙佛教友好交流入手,介绍蒙古国佛教现状。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藏传佛教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佛教中国化的特点
2022年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其前身是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1949年前,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特殊的历史原因及条件成就了阿拉善地区在蒙藏佛教中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地位。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蒙藏佛教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佛教中国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嘉木扬·凯朝迪娜·叶勒木拉提
关键词:佛教寺院仓央嘉措佛教中国化
前田惠学与东南亚佛教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前田惠学先生的生平、著述与德业,然后分析了前田惠学先生的主要佛学思想,指出即“所谓佛教,就是以佛陀为初祖,把涅梁乃至开悟和救度视为最究竟的价值乃至最终目标(旨在实现此目标)的综合性的文化体系,最后论述了前田...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佛教宗教思想
文献传递
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重要人物被引量:3
2020年
佛教源于古印度,佛经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和梵文,传到中国后,分别翻译为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傣文等多种语言,为中国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佛教经典的契机。佛教传到中国后,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思想、习俗又有了新的发展。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佛教经典蒙古文历史脉络古印度
日本学者南条文雄与中国杨仁山居士的交往被引量:1
2013年
南条文雄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高僧、日本梵文学权威,曾前后担任过大谷大学的领导人18年。他在英国结识杨仁山(杨文会),有过一段交往。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近代佛教
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示
2018年
本文主要以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迪进行分析。佛教心理学是心灵的科学;佛教对人生乃至对一切有情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佛教心理学,就是洞察人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切入点就是必须了解因果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源泉。佛教用"要知过去因,现在受着是;要知未来果,现在造着是"的三世因果关系、四谛、四摄等来解释人生的"喜怒哀乐"。
嘉木扬·凯朝
关键词:佛教无明因果心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