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淑华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鼠脑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损伤
  • 1篇细胞移植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损伤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移植
  • 1篇BAX
  • 1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大鼠脑

机构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篇刘广义
  • 1篇徐树贤
  • 1篇周淑华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鼠脑缺血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Bcl-2及Bax介导的神经元凋亡(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对脑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作用途径尚需讨论。目的: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皮质及海马区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颅内的移植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选用雄性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180~24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损伤移植组,每组8只。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Sigma公司);TUNEL试剂盒,Bcl-2,Bax抗体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工程公司。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损伤组和移植组大鼠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移植组大鼠造模成功7d后在脑皮质和纹状体区注射浓度为2×10^(12)L^(-1)的原代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造摸成功后7和14d进行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脑皮质、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神经元凋亡情况:造模成功后7d,对照组来发现凋亡细胞,移植组凋亡细胞的数量少于损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Bcl-2和Bax表达:造模成功后14d,损伤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Bcl-2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移植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损伤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Bax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移植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大鼠脑缺血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Bcl-2表达并抑制Bax表达,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
刘广义周淑华徐树贤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CL-2BAX神经元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