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翔
-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江苏省泰州地区334例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泰州地区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地区近4年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组织活检患者的年龄、病因、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平均年龄:男(39.1±18.1)岁、女(40.8±13.3)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D)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62.7%。PGD常见病理类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6.4%I、gA肾病29.8%、FSGS11.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狼疮性肾炎37.7%。结论本地区肾活检患者青壮年多见,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MsPGN、IgA肾病、FSGS。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高血压肾病居前3位。
- 章旭曹娟李海涛丁浩吴伟翔许琴赵彩霞
- 关键词:肾脏疾病病理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在中暑昏迷患者脑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高压氧在中暑昏迷患者脑神经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中暑昏迷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体温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清醒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GCS评分、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高压氧可快速降低中暑昏迷患者的体温,明显缩短中暑昏迷患者的昏迷时间,对中暑昏迷患者有退热及促醒作用,有利于中暑昏迷患者脑功能的康复。
- 薛枫吴伟翔路敬叶陈齐鸣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高压氧
- 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西洛他唑在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PT、TT、APTT均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MDA、NSE、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I、PI均小于对照组,V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对氢氯吡格雷抵抗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与氧化反应,并可改善其脑血流循环,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终点事件发生。
- 李巧转李兆姚君吴伟翔赵科鹏
- 关键词:西洛他唑脑梗死
- 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血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外周血中CD34+/CD133+/KDR+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标志物,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EPCs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CEPCs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的血液透析,将使CEPCs数量明显降低,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
- 吴伟翔章旭
- 关键词:血液透析外周血内皮细胞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 曹娟章旭李海涛印荻吴伟翔周长菊丁浩许琴
- 泰州地区334例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 章旭曹娟李海涛丁浩吴伟翔许琴赵彩霞
- 头颅血管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5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A组,25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B组,同期选择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A组海马体积小于对照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大脑左右径、颞叶沟回间距及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颅血管磁共振诊断脑血管性痴呆能提高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率,为临床医师制定脑血管性痴呆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可推广应用。
- 吴伟翔路敬叶
- 关键词:脑血管性痴呆
- 神经内科医生用神经疏通缓解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内科医生用神经疏通缓解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底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头枕,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端与顶...
- 吴伟翔路敬叶冯黎明
- 文献传递
- 2009-2010年度泰兴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 章旭曹娟王国华丁浩李海涛吴伟翔
-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其血流动力学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59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2组于治疗前后均接受DARS及DHI量表测评,同时行径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椎基底动脉血液峰流速,并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DARS及DH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的DARS及DHI评分较对照组低(P均<0.05)。2组治疗前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实施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并提高颅脑血液流变学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吴伟翔薛枫路敬叶陈齐鸣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盐酸倍他司汀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