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留置尿管患者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3年
-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交通业和建筑业得到了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由此引起的意外事故逐渐增加,意外事故中颅脑损伤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等因素不能自主控制尿液排出,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多需要留置导尿治疗。留置导尿不仅可以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还可以根据尿量了解出入量指导治疗用药。
- 桑琳霞王秀丽段永暖包文娟
-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外科留置导尿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实施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试验组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躁动患儿发生比例、躁动时间大于15 min患儿的发生比例以及躁动评分。结果 2组患儿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率、平均躁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实施全麻进行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时给予患儿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情况,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史静王鸿雁石磊王俊霞赵海涛包文娟陈文静郭根蕊
-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
- 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拟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20例,按年龄分为Ⅰ组(患儿年龄2~12个月)Ⅱ组(患儿年龄13~36个月),再分别按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15 mg/kg、0.2 mg/kg随机分为Ⅰ_(0.15)组、Ⅰ_(0.2)组、Ⅱ_(0.15)组、Ⅱ_(0.2)组,每组30例。观测同时记录肌松时效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前以及米库氯铵注射以后1 min、3 min和5 min的心率情况、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米库氯铵起效时间比较:与Ⅰ_(0.15)组比较,Ⅰ_(0.2)组ThD_(75)、ThD_(90)和ThD_(max)明显缩短(P<0.05);与Ⅱ_(0.15)组比较,Ⅱ_(0.2)组ThD_(75)、ThD_(90)和ThD_(max)明显缩短(P<0.05)。不同年龄段米库氯铵起效时间的比较:与Ⅰ_(0.15)组比较,Ⅱ_(0.15)组ThD_(75)、ThD_(90)和ThD_(max)明显延长(P<0.05);与Ⅰ_(0.2)组比较,Ⅱ_(0.2)组ThD_(75)、和ThD_(max)明显延长(P<0.05)。各组Th、ThR25、ThR75、RI、TOFR75、TOFR90、气管插管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肌松时效的相关因素包括患儿的年龄以及米库氯铵的首次给药剂量,0.15 mg/kg及0.2 mg/kg米库氯铵应用于婴幼儿全身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 包文娟石磊史静陈文静张琦
- 关键词:麻醉婴幼儿肌松弛
- 不同优化麻醉策略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效果的比较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不同优化麻醉策略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远端型尿道下裂拟行Duckett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6岁,体重10~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CG组)、神经刺激仪引导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DPG组)。全麻方法: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喉罩通气,保留自主呼吸,七氟烷麻醉维持的方法。各组进行相应区域阻滞,用药情况:CG组0.25%罗哌卡因1 ml/kg、PG组0.25%罗哌卡因0.25 ml/kg、DPG组0.25%罗哌卡因0.15 ml/kg。记录罗哌卡因用量、术中镇痛不全发生情况、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下肢运动阻滞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 h时父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G组比较,PG组和DPG组罗哌卡因用量减少,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延长,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降低,PACU停留时间缩短,运动阻滞发生率降低,父母满意度评分升高,DP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PG组比较,DPG组罗哌卡因用量减少,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3组术中镇痛不全发生率(DPG组3%)、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的效果优于骶管阻滞联合全麻和神经刺激仪引导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 高义戴鹏其石磊陈文静包文娟何兰兰谭永攀
- 关键词:阴部神经神经传导阻滞阴茎背神经
- 右美托咪定辅助喉罩在患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辅助喉罩用于患儿短小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C或Ⅱ级,2~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辅助喉罩组(D组)和咪唑安定辅助喉罩组(M组)和氯胺酮联合骶麻组(K组)。于麻醉诱导前约10min由家长陪同进入麻醉准备室,静脉滴注阿托品0.01mg/kg,分别于5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咪达唑仑0.1mg/kg、氯胺酮2mg/kg。D组、M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喉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K组静注丙泊酚后行骶管阻滞。3组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HR)变化,苏醒期躁动,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组内各时间点与T0时比较,T1~T4时M组、K组HR明显升高(P〈0.05);与D组比较,T1~T4时M组、K组HR亦明显升高(P〈0.05),M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增高,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K组术中体动、气道辅助处理发生率明显增高,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辅助喉罩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术中呼吸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王俊霞石磊赵海涛史静郭根蕊高义包文娟陈文静刘扬齐林
- 关键词:喉罩小儿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 王俊霞石磊赵海涛史静郭根蕊高义包文娟陈文静刘扬齐林
- 该研究在国内填补了小儿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应用研究领域的空白,研究系列涵盖四个方面: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
- 关键词:
-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镇静
- 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9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9例正常脑组织中TM4SF1及CD34的表达,并分析TM4SF1与临床病理级别、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TM4SF1在正常脑组织中阴性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和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均值分别为36.354±7.984和3.625±0.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YD在TM4SF1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均值分别为:37.881±7.391和29.078±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结论TM4SF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并参与胶质瘤的血管新生。
- 王鹏赵家慧包文娟丛璐璐胡红超赵宗茂
-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微血管密度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患儿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抑制效应的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抑制患儿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4~8岁,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咪达唑仑组( M组),麻醉诱导:2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入睡后D组依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 g.5 g/kg,芬太尼2 g/kg、罗库溴铵1 mg/kg;M组以相同方法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肌松起效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心率(HR)、血压(MAP)和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 T1~T4时M组MAP、HR显著高于T0时和D组( P <0.05);T3~T4时M组E和NE的浓度显著高于T0时和D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抑制小儿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 王俊霞石磊赵海涛史静郭根蕊高义包文娟陈文静刘扬齐林
- 关键词:小儿气管插管
-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阴部神经阻滞的改良效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阴部神经阻滞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6岁,体重10~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组(DR组)。均采用七氟烷吸入喉罩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的方法。喉罩固定后,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R组注入0.2%罗哌卡因0.2 ml/kg;DR组注入0.2%罗哌卡因0.2 ml/kg混合右美托咪定0.75μg/kg。记录术中阻滞不全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躁动、恶心呕吐、镇静过度、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父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R组比较,DR组镇痛药首次给药时间延长,对乙酰氨基酚使用率降低,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父母满意度评分增加(P<0.05),术中镇痛不全发生率、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见镇静过度、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结论0.75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0.2%罗哌卡因可延长阴部神经阻滞镇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化了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阴部神经阻滞效果。
- 高义戴朋其石磊陈文静包文娟何兰兰谭永攀张瑾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酰胺类阴部神经神经传导阻滞
- 心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留置尿管中的应用
- 2013年
- 颅内动脉瘤是血管壁异常所导致的脑血管局部瘤样突起,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及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常常引起灾难性神经功能障碍,轻者致残,重者死亡,幸存者也反复出血,特别是在发病2周内,再出血率高达45%~50%[1]。因此,颅内动脉瘤患者应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各种刺激,但其治疗无论是开颅动脉瘤夹闭还是介入栓塞治疗甚至重症保守治疗患者都需要留置尿管。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2],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留置尿管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等不适感,甚至引起患者情绪和血压波动,后者使瘤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
- 桑琳霞王秀丽段永暖包文娟
- 关键词:动脉瘤颅内尿管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