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断裂
  • 1篇心室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介入
  • 1篇压疮
  • 1篇压疮发生率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置管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取出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中心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胃管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钱火红
  • 3篇刘一
  • 3篇高青
  • 2篇宋瑞梅
  • 2篇赵彩霞
  • 1篇吕桂芬
  • 1篇颜哲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鼻胃管固定方法对鼻翼部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观察胃切除术后留置鼻胃管患者鼻翼部压疮的发生情况,寻找更好的鼻胃管固定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胃切除术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患者1869例,按患者住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826例,采用易撕敷料(3MtransporeTM white)胶带交叉粘贴于胃管再固定于鼻翼部;观察组1043例,采用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3M multipore-light brown)"Y"型粘贴于鼻翼部再交叉粘贴于胃管上;统计两组患者留置胃管3~6d和7~20d时段中鼻翼部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鼻翼部压疮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内留置胃管3~6d和7~20d鼻翼部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鼻胃管,可降低鼻胃管留置患者鼻翼部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瑞梅钱火红高青刘一颜哲赵彩霞
关键词:鼻胃管压疮发生率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盲穿技术的应用
2011年
总结32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盲穿的成功经验,熟悉和掌握此项穿刺技术,对于无辅助设施引导情况下能够置管成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能保证患者实施治疗,减少痛苦,促进健康,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刘一钱火红高青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
1例断裂PICC导管漂浮入心脏的教训总结被引量:3
2010年
我科于2008年11月20日收治了1例因带管回家导致PICC导管断裂进入右心室及肺动脉1d患者。曾有研究,报道经血管介入DSA手术取出断裂的PICC导管,但此导管断端在肘关节上方5cm,末端在右心房,而本例断裂的PICC导管48cm全部进入右心室及肺动脉,实属罕见,其危害性大,如不及时抢救及恰当的处理会造成患者肺梗死而致猝死。
钱火红高青吕桂芬刘一赵彩霞宋瑞梅
关键词:PICC导管导管断裂心脏手术取出血管介入右心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