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看

作品数:33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两面针
  • 6篇面针
  • 6篇高效液相
  • 5篇星点设计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效应面法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星点设计-效...
  • 4篇指纹
  • 4篇色谱法
  • 4篇大黄素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正交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HPLC

机构

  • 15篇广西中医学院
  • 10篇柳州市疾病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医医院
  • 1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冯看
  • 8篇陈卫卫
  • 7篇刘华钢
  • 6篇邓超澄
  • 5篇李德洁
  • 5篇冯莲
  • 5篇覃芸
  • 5篇杨振兴
  • 4篇雷欣潮
  • 3篇卢澄生
  • 3篇徐冬英
  • 2篇蔡少芳
  • 2篇徐宏珍
  • 2篇杨黎
  • 2篇彭晶蕊
  • 2篇张青青
  • 1篇余钧池
  • 1篇叶月华
  • 1篇赖茂祥
  • 1篇邓汝铭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成药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中药材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测定四季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建立四季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用Lichrospher5-C18柱(250×4.6mm,5μm),以甲醇-0.2%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结果]大黄素在20.14-10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34%,n=6);大黄酚在22.00~11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6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冯看杨黎
关键词:四季三黄片大黄素大黄酚HPLC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健康安全风险评估
叶绍燕潘榕冯看冯莲杨振兴李艳飞黄运坤黄冬娟余钧池李德洁覃芸李毅然琚赛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作为一类特殊的纺织用品,直接接触人体的皮肤,当人体接触公共用品时,用品中残留的荧光增白剂就会迁移到人体的皮肤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有文献报道,人体长期接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轻则引起过敏性皮炎,重则致...
关键词: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公共用品纺织用品安全卫生
广西不同产区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两面针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HPLC-UV分析两面针的指纹图谱。色谱柱:UltimateTMXB C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0.2%磷酸+0.2%三乙胺)(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8%~12%B;5~7 min,12%~15%B;7~14 min,15%~21%B;14~35 min,21%~25%B;35~40 min,25%~36%B;40~60 min,36%~52%B;60~80 min,52%~100%B;80~95 min,100%B;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0 nm,测定24批两面针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对两面针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2个共有峰,根据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4批药材分为2类。结论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方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两面针质量控制。
雷欣潮杨焕琪赖茂祥冯看刘华钢
关键词:两面针指纹图谱HPLC-UV聚类分析
2018-2020年柳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性的制定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柳州市25家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柳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9317例,采集病原学监测标本2158份,阳性检出311例,检出率14.41%,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8.63%),其次为沙门氏菌(4.08%)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3.10%)。7~10月为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的高峰期(41.17%),6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占比最高(18.4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18.03%),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2.35%)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3.89%),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40.43%)和饭店酒店(13.63%)。结论柳州市食源性疾病以夏秋季为高发期,主要的致病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组和30-39岁年龄组,家庭是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饭店酒店,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和肉制品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需加强监测能力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杨振兴覃芸冯莲冯看李德洁李毅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两面针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采用HPLC建立两面针药材特征指纹图的分析方法,为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提供质控参考。方法:建立两面针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25批样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分析,鉴定两面针药材真伪及品质优劣。结果:在25批市场抽样的药材中,仅有8批被鉴定为质量较好的正品,有7批被鉴定为次品,7批被鉴定为两面针常见伪品飞龙掌血,3批被鉴定为伪品。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靠,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刘华钢雷欣潮冯看刘进修徐宏珍
关键词:两面针高效液相色谱聚类分析
正交实验优选菊明降压颗粒剂的成型工艺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正交实验优选复方菊明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加乙醇的浓度、加辅料倍数、混合辅料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的收率、颗粒的溶化性、吸湿性及蒙花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成型工艺,辅料配比为乳糖∶糊精(1∶2)、药粉∶辅料为1∶2、8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邓超澄冯看伦丽秋卢澄生蔡少芳
关键词:正交实验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芩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22倍量的水,煎煮140 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陈卫卫冯看彭晶蕊农玉梅庞诗明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黄芩苷
正交试验法优选菊明降压颗粒的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优选菊明降压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得膏率和蒙花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70%乙醇、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结论: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邓超澄冯看陈卫卫卢苇何春玲卢澄生
关键词:正交试验蒙花苷
两面针非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的初步评价
本文通过两面针根、茎、叶的指纹图谱对比及其体外抗肿瘤、抑菌活性的差异,对两面针茎叶等非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进行初步的评价,为开发利用两面针茎叶等非药用部位、减少资源浪费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冯看刘华钢叶月华王宏虹马建凤曹丽娟
关键词:两面针非药用部位药用价值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优选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氯仿倍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L-芝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60倍量氯仿,提取3次,每次提取120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预测性好。
刘华钢叶月华冯看
关键词:两面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