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光 作品数:71 被引量:59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疱疹病毒性食管炎内镜表现特征及病因检测16例分析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食管炎内镜和病理表现特点以及病因检测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病毒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16例病毒性食管炎内镜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食管溃疡,溃疡灶集中在食管胸上、中段。溃疡表浅为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清洁,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病理学表现为特征为鳞状上皮黏膜内有退变坏死组织,伴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基底细胞反应性增生。16例患者活检组织的蜡块标本单纯疱疹病毒检测结果阳性,巨细胞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8型均为阴性。结论毒性食管炎具有特殊的内镜和病理表现,对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能够确定病因。 赖少清 张宏图 张月明 贺舜 鞠凤环 于桂香 倪晓光 李晓燕 王贵齐关键词:食管炎 单纯疱疹病毒 食管溃疡 一种口腔康复器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康复器械,包括:两支杆件,所述杆件各自具有第一端部、转动连接处和第二端部,两支杆件相对转动连接处对称设置的;杆件的第一端部和转动连接处之间构成短臂的一侧,短臂的一侧为开口端,杆件的第二端部和转动连接... 倪晓光 李德阳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肠道引流术式进行移植手术 50例 ,对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 12只大鼠进行解剖 ,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 :在前 2 5例中 ,由于并发症在 1周内死亡的大鼠 10只 ,存活率为 60 % ;在后 2 5例中 ,对手术操作加以改进 ,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1周内死亡 2只 ,存活率达 92 %。结论 倪晓光 关凤林 刘忠 陈海龙 尚东 王长淼关键词:并发症 内镜活检孔道注气法用于显露下咽癌患者食管入口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下咽癌内镜检查时食管入口处的显露方法,以提高喉镜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判断的准确性。方法113例下咽癌患者术前均行喉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喉镜下食管入口的显露采用活检孔道注气法,与影像学检查对比,观察这种方法对下咽癌侵犯食管入口处的判断情况。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显露情况。结果本组113例下咽癌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均无法对食管入口处是否受侵犯做出判断。喉镜下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后,96.5%(109/113)的病例能够清晰显露食管入口处,其中33例患者食管入口受侵犯,76例未见侵犯。而影像学仅发现25例食管入口侵犯。经统计学分析喉镜检查对食管入口是否受侵的判断优于影像学检查(x^2=9.103,P=0.003)。结论喉镜检查是下咽癌术前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可以显露食管入口处,从而明显提高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倪晓光 程荣荣 赖少清 张蕾 贺舜 张月明 王贵齐关键词:下咽肿瘤 喉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部及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胸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胸内病变的患者[肺部病变者56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7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21例,纵隔占位5例]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一例发生并发症。76例穿刺阳性;5例穿刺阴性;5例因穿刺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56例肺部病变者中诊断恶性肿瘤45例,良性疾病5例,可疑癌3例;穿刺阴性1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2例。7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中穿刺结果提示转移5例;穿刺阴性2例。21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中诊断恶性肿瘤3例,良性疾病13例;穿刺阴性2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3例。5例纵隔占位者均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可疑癌患者中1例经CT引导下穿刺、2例经临床随访观察诊断为恶性肿瘤。确诊肺癌而穿刺阴性的2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例PET-CT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另3例穿刺阴性者经临床随访观察均诊断为良性疾病。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00%、100%及20%。结论EBUS-TBNA是诊断胸内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蕾 程贵余 吕宁 毛友生 张智慧 李鉴 李晓燕 倪晓光 赖少清 贺舜 于桂香 鞠凤环 荀华英 程荣荣 徐培培 王贵齐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针吸 纵隔疾病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DCC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缺失(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DCC)基因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CC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CC在胰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7/41),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7%(34/39)(P<0.001)。胰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DCC蛋白的表达水平0.29±0.76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1.27±2.27(P=0.037)。DCC在Ⅲ和Ⅳ期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0.25±0.71显著低于Ⅰ期1.39±2.63和Ⅱ期1.25±2.12胰腺癌的表达水平(P=0.032)。结论:DCC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降低或缺失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频繁发生的事件,免疫组化法检测DCC蛋白的表达对胰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倪晓光 赵平 王贵齐 刘尚梅 郭冰关键词:胰腺肿瘤 芯片分析技术 胰腺癌、肝癌重要功能蛋白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胰腺癌、肝癌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分离和筛选胰腺癌、肝癌相关的标志蛋白,尤其是分泌型的肿瘤相关蛋白/肽,对胰腺癌、肝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已 倪晓光 赵平 胡敬群 刘煜 张自森 刘尚梅 白晓枫 刘芳 赵晓航关键词:胰腺癌 相关蛋白 GELSOLIN 功能蛋白质 文献传递 窄带成像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 倪晓光 贺舜 高黎 徐震纲 吕宁 袁峥 张月明 赖少清 易俊林 王晓雷 张蕾 李晓燕 王贵齐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下咽肿瘤 窄带成像技术 一种胰腺癌血清标志分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腺癌血清标志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定量免疫印记法检测人血清/血浆中凝溶胶蛋白浓度,根据所述凝溶胶蛋白含量降低的水平无创性地辅助早期发现胰腺癌。人血浆凝溶胶蛋白标准品,按照一定浓度梯度稀释后与待测血清样本总蛋... 赵晓航 倪晓光 赵平文献传递 联合应用超声内镜与超声微探头在早期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联合应用超声内镜和超声微探头对121例共124处早期浅表型食管癌病灶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及黏膜切除后病理分期相比较。结果 内镜超声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2.3%(102/124)。本组早期食管癌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5.0%(6/121),其中原位癌无一例淋巴结转移,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3%(1/78),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6%(5/43)。结论 联合使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可以进行准确的分期,可以指导早期食管癌治疗策略的选择。 张月明 程贵余 贺舜 苏凯 吕宁 薛丽燕 倪晓光 张蕾 赖少清 李晓燕 于桂香 鞠凤环 王贵齐关键词:食管肿瘤 超声内镜 肿瘤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