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虹
- 作品数:31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连地区红色毛癣菌表型与皮肤癣菌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王华杨国玲于晓虹董小红宋智琦
-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表型皮肤癣菌病
- 表现为糜烂性斑块的蕈样肉芽肿1例
- 2016年
- 患者男,65岁。周身斑块伴瘙痒6年,糜烂渗出2年。皮肤科情况:面颈部、躯干上部、四肢、腋窝、腹股沟、肛周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斑块表面糜烂渗出,局部可见结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轻度水肿,部分表皮糜烂,真皮团块状淋巴细胞浸润,少量嗜酸性粒细胞,部分淋巴细胞侵入表皮。免疫组化示:CD3(+),CD4散在(+),CD8(+),CD20(-),CD30(-),CD79a(-),Ki-67(30%~40%+)。诊断:蕈样肉芽肿(ⅡA期)。
- 谭灵芝王晓龙韩世新高雪于晓虹
-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
- 以外阴湿疹样皮损为首发表现的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被引量:2
- 2018年
- 报告1例以外阴湿疹样皮损为首发表现且侵犯骨骼的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女,43岁。外阴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2年,肛周疣状增生物伴瘙痒1个半月。皮肤科检查:外阴淡红色斑块,表面有糜烂、结痂,伴轻度渗出;肛周可见疣状增生物。肛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查示S-100蛋白及CD1a均(+)。骶髂关节CT示左侧髂骨膨大、骨质破坏、外侧缘骨皮质增厚,部分骨皮质不连续。诊断:LCH。治疗:给予沙利度胺0.1 g,每日2次口服,皮损明显好转。
- 陈媛于晓虹杨国玲宋智琦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成人
- 氟康唑、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比较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22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结果2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9株,敏感1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7株,敏感8株;对特比萘芬耐药12株,敏感3株。结论3种药物中氟康唑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但仍有耐药现象,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
- 于晓虹杨国玲刘晓明王华
- 关键词:白念珠菌氟康唑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溃疡性结肠炎1例被引量:3
- 2006年
- 于晓虹刘晓明郭伟林熙然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皮肤科检查入院体检面部红斑磺胺类药
- NB-UVB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躯干及四肢皮疹伴瘙痒7年。7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双小腿出现瘙痒,伸侧出现散在分布的米粒大丘疹,常搔抓,后皮疹逐渐增多,面积扩大,蔓延至背部和四肢伸侧,外院以“神经性皮炎”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外搽强效激素软膏,瘙痒可短暂缓解,但反复发作,皮疹未见明显改善,伴全身紧绷感。
- 谭灵芝于晓虹宋智琦
- 关键词:淀粉样变病苔藓样UVBNB抗组胺药物
-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一例被引量:4
- 2016年
- 患者男,47岁。因左下眼睑外眦处结节1年余,于2012年9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下眼睑外眦处出现一黄豆大肤色结节,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谭灵芝于晓虹刘金鹏宋智琦
- 关键词:黏液癌原发性皮肤自觉症状下眼睑外眦
- 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侵犯部位及其来源地区的相关性。方法基因分型采用ITS区域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表型分型采用传统方法。结果所试49株红色毛癣菌(南京21株、大连26株、北京2株)分为20型(A-T型),其中A型9株均为大连株;B型9株中7株为南京株;C型6株均为南京株。5种表型除颗粒型外其他4型均有A型,17株绒毛型和7株沟纹型B型占居首位,6株羊毛型和17株粉末型A型占居首位。分离自甲癣的21株以C型为主;股癣10株和体癣6株以A型为主;足癣8株,B型占居首位;头癣4株G型占居首位。结论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表型、侵犯部位及其来源地区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杨国玲李乔于晓虹刘维达林熙然
-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表型基因型股癣甲癣
- 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9月于本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免疫性大疱病患者,根据口腔真菌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念珠菌阳性组、念珠菌阴性组。首先对各种影响因素(疱病类型、性别、年龄、病程、激素服用时间、激素初始剂量、激素累积剂量、环孢素使用情况、发病季节、基础疾病)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6例免疫性大疱病患者中,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42例,感染率为48.84%。激素累积剂量>3 g、使用环孢素、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高龄(年龄≥70岁)、病程长,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病类型、性别、激素初始剂量、激素服用时间、环孢素累积剂量、合并慢性胃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血红蛋白<120 g/L,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累积剂量>3 g、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使用环孢素四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1)。结论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率高。激素累积剂量>3 g、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使用环孢素是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懿珊于晓虹王华宋智琦
-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感染
- 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
- 2024年
-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炎症和软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R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首发症状常不一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首诊科室不一,故漏诊、误诊率较高。现对我科就诊的2例患者分析如下。1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4岁,左耳红肿伴疼痛一个半月余,右耳红肿伴疼痛1周余。2021年9月8日就诊。曾于外院诊断为“外耳道炎”,先后予头孢类抗生素、地红霉素间断口服1个月,效果不佳。
- 赵光明高雪宋智琦于晓虹
-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耳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