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庐东
- 作品数:96 被引量:501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外科带教中泌尿系感染临床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 2011年
- 泌尿系感染是涉及到各个临床科室的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概念不清以及抗菌素滥用等情况。通过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医师对泌尿系感染的认知情况问卷调查,总结现今泌尿外科对泌尿系感染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 乔庐东陈山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泌尿外科学教学
- 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尿毒症
- 2006年
-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前列腺增生可引起泌尿系统梗阻,尿潴留的相关症状,如排尿不畅、尿频、排尿不尽、尿失禁等,严重时还会引起肾积水甚至尿毒症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注意事项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乔庐东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毒症相关症状排尿不畅常见疾病老年男性
-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尿路上皮细胞内检出细菌群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细胞内细菌群落在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复发性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留置双J管患者95例,男38例,女57例。年龄25~83岁,平均(43±21)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在留置双J管期间出现发热寒战性尿路感染时或常规拔除/更换双J管前均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中段尿培养阳性的患者行尿液病理学检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尿标本中有无细菌菌丝、脱落细胞中有无细胞内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本组95例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者21例,占22%(21/95)。细菌类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1例,粪肠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21例中出现发热寒战性尿路感染者9例。尿液病理学检测发现细菌菌丝者6例,占6%(6/95),均为大肠埃希菌感染。扫描电镜观察6例均发现杆状细菌及菌丝,3例发现细胞内细菌群落。结论细胞内细菌群落的存在使尿路上皮本身成为尿路感染的内源性细菌来源。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复发可能是同源性细菌所致。
- 杜震乔庐东闫伟田澄蔡青陈山
-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极前列腺剜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附56例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估采用经尿道TURis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前列腺剜除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连续56名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使用OlympusTURis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分中叶、两侧叶自精阜沿前列腺包膜剜除,治疗终点是完全切除前列腺组织至包膜以形成足够的前列腺腔道。结果56例BPH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8.2岁),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为46~163ml,平均(75.3±36.4)ml,术前血红蛋白(13.2±1.2)g/L,血清Na^+(134.2±9.2)mmol/L,术前Qmax(6.2±2.2)ml/s,IPSS(22.7±7.8)分,QoL(4.3±1.2)分,残余尿(132.54±114.6)ml。所有患者均经尿道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40~118min,平均(60.6±38.3)min,术后监测血红蛋白(12.94±2.3)g/L(与术前相比P〈0.05),但无需输血病例,术后血清Na^+(132.24±3.4)mmol/L(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3个月患者IPSS(5.7±2.3)、OoL(2.1±0.3),Qmax(16.2±6.2),残余尿(23.4±16.3)ml,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经尿道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具有全方位切割、充分的止血,穿透深度浅等特点,使用该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技术可以有效治疗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 乔庐东陈山张光银刘跃新郑宇朋王伟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附42例报告)
- <正>目的:介绍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42例符合TURBT指征的膀胱癌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52~82(65.6±...
- 闫伟乔庐东杜震陈山
- 关键词:针状电极双极等离子
- 文献传递
- 虚拟输尿管镜在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根据上尿路结石患者CT检查资料建立的虚拟输尿管镜(virtualureteroseopy,vU)在辅助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手术时的有效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肾结石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31 ~79,平均(54.7±12.5)岁.单侧肾结石21例,双侧2例.结石总负荷10~34 mm,平均(19.0±6.2)mm,其中下盏结石负荷平均(8.4±5.7)mm.结石数量1~5枚,平均(2.7±1.2)枚.根据患者CT尿路造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数据,采用Crusher软件建立VU.选取5名FURS独立操作例数>100例的专家术前查阅CTU结果及采用VU模拟探查,然后进行FURS,术后以Likert量表(10分制)对VU做出表面和内容效度评价.选取20名FURS独立操作例数≤5例的初学者及上述5名专家,先后观察由23例病例中抽取的2例患者(3个肾脏)的CTU结果并采用VU模拟探查,比较专家及初学者分别通过CTU和VU观察的肾盏、结石数量差异.结果 5名专家评价VU的总体有效性(7.6±0.5)分,图像逼真性(7.6±0.5)分,集合系统细节(8.4±0.5)分,结石描述(8.4±0.5)分,对规划和培训意义(8.0±0.7)分.初学者通过CTU和VU观察的肾盏数量分别为(16.7±3.7)个和(24.6±1.8)个,结石数量分别为(4.9±1.4)枚和(8.2±1.3)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家通过CTU和VU观察的肾盏数量分别为(22.4±3.0)个和(25.4±0.5)个,结石数量分别为(8.0±0.7)枚和(8.8±0.4)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学者通过CTU观察的肾盏及结石数量明显少于专家(均P <0.05),通过VU观察的肾盏及结石数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集上尿路结石患者的CTU数据可以快速形成VU.与CTU比较,VU有效地提高了初学者对FURS相关肾内结构和结石信息的掌握程度,其表面和内容效度得到专家肯定.
- 于澄钒张弋闫伟乔庐东张军晖秦彩朋王晓峰
- 关键词:有效性
- 巨大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 2022年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NAB2-STAT6融合基因相关的间质源性肿瘤,发生于肾脏者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16岁男性患者,因左侧腰背部疼痛3年余入院,腹部CT/MRI检查可见左肾巨大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因肿瘤巨大,术中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症状消失,未见肿瘤复发。
- 郭丹阳向鹏杜震乔庐东刘跃新平浩
- 关键词:肾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尿路感染指南变迁及抗菌药物应用选择
- 乔庐东
- 乙酰唑胺引起泌尿系梗阻患者的治疗
- 2007年
- 乙酰唑胺(diamox)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因其能抑制睫状肌中的碳酸酐酶,使房水产生减少,常用于眼科降压。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服用乙酰唑胺导致泌尿系梗阻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 乔庐东陈山焦志友张光银刘跃新
- 关键词:泌尿系梗阻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剂睫状肌
- 小剂量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老年男性夜尿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老年男性夜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以夜尿为主诉的老年男性。所有患者夜间排尿次数≥2次。入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0.1mg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疗程为8周。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均测量下列指标:夜尿治愈率,平均夜尿次数,平均第一睡眠周期时间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17例患者(56.7%)夜尿次数〈2次,13例患者(43.3%)仍然存在≥2次的夜尿。治疗8周后,22例患者(73.3%)夜尿次数〈2次,仅有8例患者(26.7%)仍然存在≥2次的夜尿(P〈0.01)。治疗8周后,平均夜尿次数由2.8次减少到1.5次(P〈0.001)。平均第一睡眠周期时间增加了60%(从2.5h增加到4h,P〈0.01)。治疗前仅20.0%的患者对睡眠质量满意,治疗后83.3%的患者对睡眠质量满意(P〈0.05)。结论小剂量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老年男性夜尿安全有效。
- 王伟陈山张光银刘跃新乔庐东郑宇朋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