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静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低频
  • 2篇低频振荡
  • 2篇振荡
  • 2篇流域
  • 2篇江流
  • 2篇降水
  • 2篇旱涝
  • 2篇长江
  • 2篇长江流域
  • 2篇长江流域旱涝
  • 1篇遥相关
  • 1篇遥相关型
  • 1篇夏季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场
  • 1篇季风
  • 1篇降水异常
  • 1篇北半球

机构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3篇黄静
  • 2篇朱乾根
  • 1篇施能
  • 1篇古文保
  • 1篇李爱武

传媒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夏季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场遥相关型及其与我国季风降水异常的关系被引量:26
1994年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盛夏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到7月份北半球存在7个遥相关型,8月份有6个遥相关型。确定了它们的中心,计算了各遥相关型的历年强度指数(1951~1990).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指出7月份的东亚太平洋型(EAP)、北美东西遥相关型(NAEW);8月份的EAP型、欧亚型(EU)与我国盛夏季风降水关系密切。1991年夏季发生的弱EAP型是江淮流域大涝的一个重要原因。
施能朱乾根古文保黄静
关键词:夏季遥相关型降水异常季风
长江流域旱涝年低频风场分布和演变的差异被引量:7
1996年
从低频风场出发研究低频振荡在旱涝年的年际差异以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旱涝年我国东部环流系统低频分量所占比重显著不同;与长江流域降水变化联系的低频风场的特点及变化有显著不同。1980年(长江流域涝年)降水的变化与东亚季风区内的低频振荡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副热带季风的低频振荡。低频振荡在东亚季风区内阶段性地向北传播,且具有准8候的周期,从而导致降水的周期变化。而1988年(长江流域旱年)降水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低频振荡无关,而与控制东亚北部的强大的低频涡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强大的低频涡旋是由日本岛以东洋面上的低频涡旋北进西旋发展演变而来,且这种移动和演变也具有准8候的特点,并且伴随着降水的增加或减少。
黄静朱乾根
关键词:低频振荡旱涝降水长江流域
与长江流域旱涝相联系的全球低频环流场被引量:24
1997年
通过对梅雨前后低频风场和速度势场的分析,发现全球低频风场不仅在长江流域的旱年(1981、1985、1988)及涝年(1980、1983)表现出显著的不同,而且在同一年的夏季降水变化的不同位相中也表现出明显相反的环流分布。着眼于1980、1988两年,我们发现这种不同与低频速度势场的波动有关。1980年降水与东亚季风区内低频振荡的北传以及南半球高纬的涡旋列不断东移相联系。而1988年降水变化则是与源于热带太平洋中部的小低频涡旋北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影响降水变化的机制,我们认为1980年的情况可能与全球冷热源分布以及沃克环流的低频变化有关。
黄静朱乾根李爱武
关键词:长江流域旱涝环流场低频振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