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鹏程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正畸
  • 2篇面部
  • 1篇单侧
  • 1篇牙颌
  • 1篇牙颌模型
  • 1篇照片
  • 1篇正畸学
  • 1篇三维影像
  • 1篇锥形束CT
  • 1篇阻生
  • 1篇阻生牙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面部畸形
  • 1篇面部形态
  • 1篇口腔
  • 1篇口腔正畸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畸形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淮安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高鹏程
  • 5篇谢理哲
  • 5篇严斌
  • 2篇王林
  • 2篇曹丹
  • 1篇李琥
  • 1篇李盛
  • 1篇李斌
  • 1篇赵杨
  • 1篇陈雅丽
  • 1篇曹丹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牙颌模型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牙颌模型三维数字化技术是随着扫描技术、软件处理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用于牙颌三维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一项技术。相较于传统石膏模型,数字化模型具有物理存储空间小、保存方便、安全性高、不易受物理磨损和破坏、数据分析方便迅速、可高效远程传输等优势。现用于模型数字化的方法较多,依据不同的采集方式主要可分为层析法、计算机断层扫描法、三维光学扫描法,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应用范围。目前牙颌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口腔正畸学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案设计、正畸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诊疗的精确性、直观性,亦为个性化、高效率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增加了评测的客观性。
高鹏程谢理哲严斌
关键词:牙颌模型正畸学
三维照相系统采集单侧唇腭裂患者面部形态的精确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初步探究三维照相系统采集唇腭裂患者面部软组织三维影像用于临床常用线距及面积测量的精确性。方法:以15个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颌面部翻制石膏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三坐标仪与三维照相系统采集模型表面数据,将两组数据均导入Imageware 13.2软件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并测量9个临床常用面部软组织表面特征线距与4个区域面积。以三坐标仪采集测量结果为金标准,使用配对t检验法比较三维照相系统采集测量值与标准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配准结果显示两组图像在鼻尖和唇峰处偏差较大,统计结果表明5个线距测量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差值均在0~0.5 mm以内;4个面积测量项目中仅患侧唇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面积误差小于8 mm^2。结论:3dMDFace三维照相系统对唇腭裂患者翻制石膏模型的双侧唇部区域采集测量值与金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误差值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谢理哲陈雅丽高鹏程高鹏程李盛王林曹丹
关键词:唇腭裂面部形态
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采集45个面部畸形的蜡制脸模的表面数据,测量19个面部软组织特征线距,以三坐标仪采集测量结果作为标准值,分析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以及不同畸形形态与面部区域对测量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结果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的特征线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凸起畸形对三维照相系统的测量误差有显著性影响(P<0.05),裂隙畸形对三维照相系统的测量误差无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面部区域的三维照相系统测量误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畸形形态对三维照相系统测量偏大百分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中间区域与面部两侧区域的测量偏大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测量偏大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畸形面部影像的分析,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测量正畸临床常规线性项目的精确性受畸形形态与面部区域的影响,但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高鹏程赵桢祺陈雅莉赵杨谢理哲严斌王林
关键词:面部畸形
3dMD面部扫描系统测量复杂表面的精确性研究
目的: 评估3dMD面部扫描仪对于复杂表面的测量精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1)使用密度、颜色及表面粗糙度均接近真实皮肤的橡胶材料加工的头部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在模型上标定正畸软组织测量常用测量标记点并及沿表面均...
严斌高鹏程谢理哲
锥形束CT在上颌阻生前牙病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上颌切牙阻生与上颌尖牙阻生是否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95例上颌阻生尖牙或阻生切牙患者为实验组,29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上颌阻生牙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患者均接受锥形束CT(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所有的CBCT数据进行测量,获得定性数据[阻生牙和(或)多生牙存在与否]和定量数据(颌骨和牙弓宽度)。分析比较上颌切牙和尖牙同时阻生组(IBIC)、仅上颌尖牙阻生组(OBIC)与仅上颌切牙阻生组(Ⅱ)和对照组(CC)各个指标的差异。结果:仅Ⅱ组的多生牙患病率显著高于CC组(P=0.003),OBIC组的上颌前磨牙间宽度(IP1)和上颌骨性宽度(J-J)显著性小于CC组(P<0.01),Ⅱ组中无多生牙患者的IP1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前部骨性宽度不足是上颌唇侧阻生尖牙患者和上颌切牙阻生且无多生牙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
曹丹高鹏程李琥谢理哲严斌
关键词:阻生牙锥形束CT三维影像
基于传统二维侧面照片评估正畸唇侧矫治器拆除后唇位置的变化
目的:通过在传统二维侧面照片上进行软组织测量,评估拆除唇侧固定矫治器后唇及口周软组织位置的变化。方法:采集40名患者拆除正畸唇侧矫治器前后二维侧面照片,将照片导入dolphin软件中并标定8个软组织标记点。以耳屏中心点与...
高鹏程李斌
关键词:矫治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