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萍
- 作品数:64 被引量:2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苜蓿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研究利用进展
- 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可推动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大幅提高,因此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是苜蓿育种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苜蓿雄性不育的利用现状,分析了苜蓿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优势形成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讨论了苜蓿...
- 蔡丽艳石凤翎高翠萍张福顺陈海玲高霞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杂种优势
- 文献传递
- 苜蓿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现蕾初期花蕾蛋白质组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对现蕾初期苜蓿雄性不育植株(Ms-4)及其可育植株(MF)花蕾蛋白质进行了分离,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ImageMaster 2D软件对Ms-4和MF银染图谱分析发现,两者在等电点5~7、分子量20~60 kD范围内蛋白质斑点分布最多,可识别的总蛋白质点数均在6 000个左右,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数为98个;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22个差异蛋白点。利用Blast2GO程序对 22个蛋白点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途径分析发现,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尿苷三磷酸-葡萄糖-1-磷酸尿苷酰基转移酶等蛋白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多细胞生物有机体的发育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参与了细胞质、细胞壁等组成,并具有绑定、催化、结合和水解等功能。研究结果初步推断,在苜蓿花药发育过程中,蛋白的缺失及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会使与花粉发育有关的能量缺失,物质合成发生改变,导致雄性不育。
- 伊风艳石凤翎龙瑞才王璐熊梅高翠萍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
-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及其杂交后代不育基因RAPD分子标记
-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及杂交后代基因组DNA遗传差异,获得了与苜蓿雄性不育育性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一个,记为MSS126438.利用此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育性鉴定,共得到不育株17株,其中F1代3株,B...
- 高翠萍石凤翎云锦凤蔡丽艳游国卿陈海玲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RAPD技术分子标记杂交后代不育基因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合流式细胞仪的植物样品处理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流式细胞仪的植物样品处理板,包括放置板,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内侧壁插入有伸长板,所述伸长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壁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一圆环板与第二圆环板之...
- 徐舶高霞石凤翎高翠萍云岚
- 苜蓿属三种牧草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 2014年
- 以苜蓿属的直立型扁蓿豆、敖汉苜蓿和黄花苜蓿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物候期各材料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月至9月的生长期内,各器官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总量显著高于越冬期,游离脯氨酸显著低于越冬期;在越冬期,根部三种物质显著高于生长期,三种物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直立型扁蓿豆在越冬前游离脯氨酸积累早于其余材料。
- 张璐石凤翎熊梅高翠萍
- 关键词:苜蓿属物候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
- 苜蓿雄性不育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幼嫩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苜蓿雄性不育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叶柄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体细胞胚诱导率为90%,再生率49%。苜蓿雄性不育系插条生根的最佳处理为接种前用水进行预处理0.5h,外植体为完整插条,培养基为A1、A2,其生根率为97%,生根系数为5.3。
- 高翠萍石凤翎孙静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体细胞胚
- 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工草地固碳效应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9种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并且以紫花苜蓿、柠条和小叶锦鸡儿人工草地的固碳能力最强;且该地区各类草地植物根系主要集中在0~30cm,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地上生物量。地上草产量最高的为谷草、紫花苜蓿和青莜麦;地下生物量则以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人工草地最高。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等豆科植物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碳库的积累。
- 高翠萍韩国栋王忠武李治国任海燕
- 关键词:荒漠草原人工草地
- 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经"实践八号"卫星搭载蒙农杂种冰草种子(Agropyron cristatum×A.desertorum cv.Mengnong),播种后当代出现了矮化突变株。本文利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开花期叶片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矮化突变株,过氧化物酶谱带减少,酯酶谱带数增加,酶活性明显增强或减弱。太空诱变影响了蒙农杂种冰草开花期的细胞生理代谢。
- 陈乐高翠萍王璐任尚佳赵红辉曹喜春
- 关键词: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
-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柱与柱头形态结构观察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对草原1号杂花苜蓿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的花柱与柱头形态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雄性不育系的花柱与柱头的形态结构与可育系有很大差别,不育系花柱细,柱头小且下陷,柱头的毛状体细胞相对少并紧包乳突状细胞,分泌物少.这些形态特征影响着苜蓿雄性不育系受粉和受精,是导致杂交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 李红石凤翎崔秀萍高翠萍
-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花柱柱头
-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同工酶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叶的POD同工酶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的酶带数较返青期多。返青期的酶活性较现蕾期和开花期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叶的EST同工酶活性变化规律与POD同工酶谱表现相似;(2)在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花蕾为绿色时期时的POD同工酶酶活性最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小花的EST同_T-酶酶带数较叶的多。刚开过的小花EST同工酶酶活性最强,F1、BC1代不育株都出现了母本MS-4所具有的POD、EST特征酶带;(3)从MS-4回交后代中所选育的不育株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偏向于轮回亲本MS-4,说明通过回交使MS-4的某些性状在回交后代中进一步得到表现,因此,可以初步认定原不育系Ms4的不育性是可遗传的。
- 孙静石凤翎高翠萍杜宝红李泽江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回交后代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