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登科

作品数:9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艺术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8篇艺术
  • 12篇近现代
  • 9篇艺术家
  • 9篇术家
  • 9篇绘画
  • 8篇艺术品
  • 8篇艺术市场
  • 8篇文化
  • 7篇收藏
  • 7篇美术
  • 6篇书画
  • 5篇美术馆
  • 4篇当代艺术
  • 4篇艺术品市场
  • 4篇题材
  • 4篇国书
  • 3篇学术
  • 3篇学者
  • 3篇中国书画
  • 3篇山水

机构

  • 66篇《艺术市场》...
  • 13篇清华大学
  • 2篇《艺术教育》...
  • 1篇《南风窗》编...

作者

  • 84篇高登科
  • 16篇孙玉洁
  • 10篇刘婷婷
  • 8篇王可人
  • 5篇武文龙
  • 2篇刚罡
  • 2篇庞思建
  • 2篇陈岸瑛
  • 1篇龚梦旻
  • 1篇龚梦昱
  • 1篇陆静
  • 1篇卢展
  • 1篇郝爽
  • 1篇方璐
  • 1篇杨雪芹
  • 1篇刘婷婷
  • 1篇武文龙
  • 1篇耿鸿飞

传媒

  • 70篇艺术市场
  • 3篇美术大观
  • 1篇美术观察
  • 1篇装饰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中国中小学美...
  • 1篇艺术教育
  • 1篇工业设计
  • 1篇天工
  • 1篇艺术工作
  • 1篇民艺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23篇2016
  • 23篇2015
  • 1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色天香:近现代牡丹题材绘画
2016年
牡丹相传在北齐就已经进入中国艺术史,据说北齐画圣杨子华所绘牡丹就已声名远扬。牡丹颜色明丽、花形饱满,唐人甚爱之,一时间洛阳赏牡丹成为唐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而且在传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
高登科
关键词:近现代《簪花仕女图》绘画题材中国艺术史北齐
春山清远明清及近现代“春山”题材作品及市场
2016年
春山不仅是时令概念,而且是一种精神意象,2016年从新春伊始就不断有学水展览和市场活动聚焦春山。2016年3月8日,在鲁迅逝世80周年及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在京举行。2016年3月30日,“春晴·林美凤鸣——林风眠油画展”在东湾艺水中心隆重开幕。如果说学水活动只是应季节之景,那么市场活动则是精心策划了。
高登科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美术馆题材明清
雅好匠心:如何收藏乾隆的文玩生活?
2015年
清乾隆帝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建树颇丰,同时也非常有文化才情,曾自号“十全老人”,呈现出他对自己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玩杂项等方面颇为自满的情绪。
高登科
关键词:乾隆帝收藏诗词歌赋有文化
全民收藏热潮,看起来很美?
2014年
看这范伟和高秀敏表演的小品《卖猫》的观众,都会为结尾那句“全指着这个碗往外卖猫呢”而捧腹大笑、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收藏迷宁愿出1000元买一只普通的家猫,为的就是顺便拿走那只喂猫的碗-那可是明万历年间的碗。
郝爽高登科方璐
关键词:收藏家收藏品历史文化文化传统
江山览胜:近现代纪游山水市场
2016年
中国的山水文化传统非常深远,虽然元代以来,在文人画的脉络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绘画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主流,但是宋代“写山真景,与山传神”的传统并没有中断,而且“师造化”一直以来部是中国绘画传承与创新的准绳。中国山水注重“自然”与画家的“心性”表达,因此,在传统山水作品中有大量的“实景山水”,艺术创作与自然融为一体,
高登科
关键词:水市场近现代中国绘画不求形似
综合材料绘画:传统的演进与共生
2016年
1985年,美国人劳森伯格在中国北京和拉萨举办了两场个展,特别是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给当时正酝酿着革命的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巨大冲击,直接推动了“85新潮”的发展。在他之前,国内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认识更多来自于画册,而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拼贴材料绘画直接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艺术家。
刘婷婷高登科耿鸿飞
关键词:绘画演进中国美术馆当代艺术
“写生”背后的商业与文化
2017年
艺术写生活动是20世纪以来推动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傅抱石、钱松邑等一批画院画家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完成了新中国山水图式的建构。写生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完善艺术的发展系谱,比如80年代以来陈丹青、艾轩以西藏风情为题材的写生和创作,吴冠中、陈逸飞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的写生;另一方面,写生活动有利于将地域文化纳入到公众、文化视野。如今大型写生活动模式不断创新,诸如“平凡的世界”跨校联合写生,“观复雅集”主题性考察、展览活动,中国油画学会等团体写生活动,以及政府统筹的“新疆印象”青年艺术家画新疆创作活动等。当下写生活动不仅面向地域文化,同时也面向传统语境;不仅立足本土资源,同时也具有国际视野。写生是当代文化艺术连接、创造的一种重要方式,活动形式与创作内容的匹配度,写生模式与地域文化的衍生性,资金支持与文化建构的深入性,都成为活动成效的关键。
高登科
关键词:写生活动地域文化艺术发展青年艺术家
“京华回杰”书画艺术展沈阳开幕
2014年
6月18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沈阳日报》美术馆、北京上林苑义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京华四杰”书画艺术展,在《沈阳日报》美术馆盛大开幕。
高登科
关键词:《沈阳日报》艺术展书画艺术市场美术馆
消闲消夏更消忧——从文征明的诗书谈消夏湾的文脉
2020年
文征明的《消夏湾》是一首纪游诗,记载了明代文人游赏消夏湾的经历。本文从文征明关于消夏湾的诗书、《溪山秋霁》等作品切入,梳理历代文人相关于苏州消夏湾这一具体地点的诗书画艺术脉络,揭示隐喻其中的文化内涵。
高登科
关键词:文征明吴湖帆
他乡作故乡——当代青年的文化归属和民艺实践
2019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古代的文化语境中,故乡更接近空间和地域概念。不过,当代的民艺青年却经常自。主地“选择”故乡,在他们看来“故乡”不局限于特定地域,更重要的是文化归属感。故乡在童年的记忆和文化的想象中延续,有些时候故乡的概念是失真或错位的,然而这并不妨碍当代青年的民艺实践,甚至可以说,正是在这种文化错位中才有热情饱满的参与和创造。
高登科
关键词:故乡化归近空间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