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葛根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抗凋亡影响的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葛根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抗凋亡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构建TBI模型;随机分为TBI组、假手术组和TBI给药组(葛根素治疗),每组各20只。通过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脑组织干湿重称量法评价脑水肿,TUNEL染色评价脑损伤体积和神经元的凋亡,用酶活试剂盒检测损伤48h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活性以及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最后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及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TBI给药组大鼠脑组织GSSG、SOD、GSH、CAT水平均高于TBI组,NO、MDA水平均低于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给药组大鼠脑组织Bcl-2水平高于TBI组,Bax/Bcl-2及凋亡细胞数低于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给药组大鼠脑组织块重于TBI组,mNSS评分低于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脑水肿、调节Bax/Bcl-2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 赵万里詹世钦陈江生马文斌李旭覃波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凋亡葛根素
- 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5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年龄、发生感染、脑疝、弥漫性血管凝血、GCS评分、骨瓣减压治疗、低血压、颅内高压均为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血压、DIC、GSC评分(3~5)分、合并感染以及颅内高压均为导致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血压、DIC、GSC评分(3~5)分、合并感染以及颅内高压均与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及其预后有关,临床上可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李旭赵万里宋明浩马文斌温瑞
- 关键词:颅脑外伤LOGISTIC分析预后
- 脑外伤术中并发进展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分析脑外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的原因,以及进展性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81例因脑外伤开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并发进展性硬膜外血肿27例。结果 除9例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外,18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中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的患者一定要迅速查明原因,特别是术前对侧有颅骨骨折及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立即复查头颅CT,立即手术治疗,切勿盲目切除膨出的脑组织,强行关颅,否则患者预后不良。
- 宋明浩李志祥唐忠马文斌温瑞陈江生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处理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方法选择入住我院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分析并发症发生因素和相应的处理方式。结果 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出现过度分流2例(10.0%),分流管外露2例(10.0%),分流管堵塞6例(30.0%),感染4例(20.0%),分流管脱出腹膜3例(15.0%),癫痫2例(10.0%),死亡1例(5.0%)。结论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应在术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陈江生李志祥马文斌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 优质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于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3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后采用基础的护理辅助治疗及康复过程。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配合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6个月后,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在护理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0.05),但护理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在护理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0.05),但护理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康复状态,对于预防病情的发展、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 李海燕刘秀华宋明浩马文斌
- 关键词:优质护理中重型颅脑损伤长期预后
- 脑中心疝的早期判定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脑中心疝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早期判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0年8月所有因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小脑幕切迹疝48例,并发脑中心疝37例。结果 173例患者治愈97例,轻残25例,中残30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死亡19例;死亡原因:脑功能衰竭11例,颅内感染2例,肺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脑中心疝患者病死率(27.03%)高于非脑中心疝患者(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3,P=0.001)。脑中心疝分期与GOS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s=-0.827,P=0.000),分期越早,GOS分级越高;脑中心疝存活的27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与脑中心疝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s=0.630,P=0.000),分期越早,ADL分级越低。结论脑中心疝的早期判定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
- 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唐忠陈江生温瑞
- 关键词:脑出血脑中心疝预后
- 神经节苷酯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100 mg/d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40 mg/d,持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内皮素(ET-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 <0. 05);且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TNF-ɑ、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BI)水平显著升高(均P <0.05),而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T显著低于对照组,且FB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 8%vs 20. 9%,P <0. 05)。结论:神经节苷酯钠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可能有益,且利于患者炎症反应的控制及凝血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詹世钦马文斌李旭赵万里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炎症因子凝血功能
- 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去骨瓣减压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Ⅰ期与Ⅱ期去骨瓣减压(DC)对成人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行DC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DC 78例,Ⅱ期DC 59例。结果按GOS结果分级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分别进行评估:Ⅱ期DC组GOSⅠ~Ⅲ级患者少于Ⅰ期D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OSⅣ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DC组GOSⅤ级者明显少于Ⅰ期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Ⅰ期DC可以有效缓解高颅压,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会遗留颅骨缺损,需要二期手术修补颅骨的缺点;而Ⅱ期DC由于保守治疗仍出现严重高颅压,甚至出现脑疝的情况下手术减压,患者的伤残率及病死率极高,所以,在没有颅内压监护仪的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尽早行Ⅰ期DC。
- 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陈江生
- 关键词:脑外伤去骨瓣减压疗效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中央型脑疝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60例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0例应用单侧骨窗开颅大脑镰切开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双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精神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精神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22例(73.3%),对照组17例(50.6%)(Х^2=1.1422,P=0.2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骨窗开颅大脑镰切开治疗外伤性中央型脑疝创伤小、疗效显著,能最大程度保留额叶功能,可作为外伤性中央型脑疝优选的手术方案。
- 陈江生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1例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行传统钻孔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可提高手术总体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詹世钦李旭凌毕益丁劲松马文斌宋明浩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慢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