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硒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给予纳米硒,测定脑损伤后12、24、48、72 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及钙离子(Ca2+)含量并观察微细结构的变化。发现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及Ca2+含量升高,纳米硒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提示纳米硒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潘秀兰王银龙马东周张小松范天风孙红燕
- 关键词:纳米硒脑损伤自由基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转院治疗97例分析
- 2003年
- 随机抽取1994年8月~2002年1月由近距离(100 km以内) 基层医院转入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资料齐全,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3~7分的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CCI)患者97例为转院组,以同期相应基层医院资料齐全未转院的SCCI患者 95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马东周翟风利朱庆华郭兰柱翟建文高新民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转院病例分析
- 外耳门骨性标志的立体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外科和脑部手术中的应用
- 鄱振东李联祥马东周李和平王红斌等
- 该课题利用外耳门这一骨性标志和解剖特点,设计了新的临床颅脑手术的病灶定位法,其以外耳门为参照点,以经过外耳门OM线的垂线为参照线,结合脑CT进行颅脑手术病灶的定位。同时该课题还在国内率先发现了位于经过外耳门的框耳线的垂线...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性标志颅脑外科手术病灶定位微创手术
- 侧脑室—横窦CSF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实验研究
- 2007年
- 用家兔自体颈项部肌肉研浆枕大池注入法制作兔脑积水动物模型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测量脑室压力后,行侧脑室—横窦脑脊液(CSF)分流术,5周后再次测量脑室压力,取出分流管并检查其通畅性,而后断头处死,取全脑固定、切片,测量脑室大小。对照组除分流管用银夹夹闭不通外,其余和对照组完全相同。发现术后实验组平均颅内压(m ICP)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P<0.01,<0.05);切片脑室测量显示,实验组脑室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认为侧脑室—横窦CSF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方法可行。
- 孙红燕马东周徐亮王红斌朱庆华
- 关键词:侧脑室横窦分流术脑积水
- 兔实验性脑积水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脑积水模型。方法取成年家兔28只,随机抽取分为实验组18只,对照Ⅰ组6只,对照Ⅱ组4只。全麻后,三组均测ICP。实验组取实验动物自体颈部肌肉5g加生理盐水2mL研浆,注入枕大池;对照组Ⅰ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Ⅱ组仅行枕大池穿刺。19d后全麻,测ICP后断头处死,取全脑固定,切片,测量脑室大小。结果实验组18只均出现枕大池及第4脑室流出道粘连、梗阻,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手术前三组动物之间mICP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实验组mICP明显高于对照I组和对照Ⅱ组(P<0.05),而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侧脑室、第4脑室明显大于对照Ⅰ、Ⅱ两组(P<0.01),而对照Ⅰ、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此方法建立的脑积水动物模型简便易行,重复性和稳定性好。采用自体肌浆作阻塞、粘连材料术后反应轻,其病理过程更接近临床,适用于脑积水的实验研究。
- 马东周孙红燕徐亮邵连彬李和平冀志武
- 关键词:脑积水
- 兔脑损伤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兔脑损伤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灰色家兔采用自由落体法制成兔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段抽取动物静脉血和枕大池CSF,分析CK-MB的表达情况;而后将动物断头处死,取受伤区域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切片镜下观察组织的微观改变。结果伤后6、24、72和168h实验组动物血清及CSF中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动物伤后3、6、24和72h可见损伤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微血管密度降低,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68h水肿后神经细胞和微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后血中CK-MB的表达上调,其表达和脑损伤相关联,提示CK-MB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调控过程,CK-MB测定可能成为判断病人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方法。
- 马东周李和平孙红燕刘献军王红斌
- 关键词:脑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脑水肿微循环
- 脑干损伤56例临床体会
- 2002年
- 郗振东马东周
- 关键词:脑干损伤手术时机
-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95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软通道引流技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95例。结果:微创术后3d复查CT,血肿基本或完全消失92例,3例血肿无变化。全组术后住院6~12d,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级81例,级14例。83例术后随访3~6个月,按GOS分级全部级恢复良好。无颅内感染发生。术前3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生,全组无晚发癫痫病例。结论: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 冀志武邵连彬朱庆华王红斌李和平马东周
- 褪黑素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给予褪黑素,测定脑损伤后12h、24h、48h、72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并观察脑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及Ca2+含量升高,褪黑素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潘秀兰马东周范天风张小松王银龙孙红燕
- 96例小儿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处置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处置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间所收治的96例109侧小儿颞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双侧颞骨骨折)。96例患儿,发病年龄在3个月~14岁,平均8.9岁;(男66例,女30例,男女之比为2.2:1)。交通事故伤52例(54.17%),打击伤18例(18.75%),坠落伤14例(14.58%),跌伤12例(12.5%)。纵向骨折41例(37.6%),横向骨折17例(15.6%),斜形骨折15例(13.8%),凹陷性骨折12例(11.0%),混合性骨折24例(22.0%);其中,骨折线向颅底延伸65例(59.6%)。骨折合并耳道出血49例(45.0%)、脑脊液耳漏22例(20.2%)、脑脊液鼻漏17例(15.6%)、听力障碍50例(45.9%)、面神经麻痹13例(11.9%)、脑膜炎2例(1.8%)。并发硬膜外血肿20例(18.3%),硬膜下血肿27例(24.8%),骨折造成的脑挫裂伤35例(32.1%),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37.6%),颅内积气36例(33.0%)。结果 脑脊液耳漏和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听力障碍50例中,28例完全恢复(56.0%),15例部分恢复(30.0%),7例完全性失聪(14.0%)。13例面神经损伤患儿中,10例6个月内完全恢复,2例1年后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结论 小儿颞骨骨折多发生于交通事故、打击、坠落、跌伤,面神经损伤发生率较小,且恢复良好。听力损害恢复较差。
- 马东周郗振东王延臣赵苗
- 关键词:小儿颞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