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海荣
- 作品数:49 被引量:5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被引量:10
- 1997年
- 对111份不同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还是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和RuBPCase蛋白水平,种质资源间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尤其是乔木型与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间的差异显著,而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间差异则不显著;光合强度在7.0μmol/m2s以上、净光合速率在5.0μmol/m2s以上的资源只有9个,仅占8%。对其中24个全国推广茶树良种分析表明,其光合性状大多不甚理想,其净光合速率在5.0μmol/m2s以上的只有早白尖、凌云白毛茶、毛蟹和铁观音4个品种。
- 须海荣董尚胜骆耀平童启庆
-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生理特性光合性状
-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被引量:54
- 1997年
- 对适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7个茶树品种新梢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间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差别甚大,高低之差达3-4倍,其中以毛蟹、龙井43和水仙三品种酶活性最高,红芽佛手酶活性最低。各品种均表现为秋季酶活性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新梢不同叶位间的酶活性是:芽>第1叶>第2叶>第3叶>茎梗。随叶龄的增加,β-葡萄糖苷酶活性趋于增强,但有的品种开始时酶活性随叶龄增加而下降。
- 骆耀平董尚胜童启庆夏涛屠幼英须海荣
- 关键词:茶树新梢Β-葡萄糖苷酶
- 福建茶树资源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2年
- 利用光合作用气体分析系统和透射电镜,对22个福建茶树资源的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嗜锇颗粒含量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资源间净光合速率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等特性差异极显著。并对22个茶树资源的光合特性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被划分为四个类型,其中第四类型的毛蟹、铁观音和政和大白茶具有净光合速率高、光呼吸低和嗜锇颗粒含量多等优良特性,可作为茶树高光效生理育种的亲本以及在生产上开发利用。
- 须海荣童启庆骆耀平陈金银洪健
- 关键词:茶树光合特性
- 茶树良种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以19个茶树推广良种(国家级)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苗期生物产量、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结果表明:良种之间各性状差异显著,茶树良种苗期生物产量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_1=0.6801^(**),r_6=0.8324^(**),r_7=0.7806^(**),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无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认为,以茶树苗期单株叶干重,单叶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的二元回归方程:(?)=-0.1579+0.5576X_1+1.6937X_2可进行茶树良种苗期单株产量的预测;不同茶树类型的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程度不同,中叶类型及新选育茶树良种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相关密切。
- 骆耀平须海荣童启庆
- 关键词:茶树光合作用
- 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9
- 2012年
- 本研究采用液相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茶叶中的12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1种芹菜素苷、2种杨梅素苷、5种槲皮素苷和4种山奈酚苷。结合标准品及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了8种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含量分布广泛,以槲皮苷为主。紫芽品种中12种黄酮苷含量最高,达6.12 mg/g;福建水仙品种中含量最低,仅2.31 mg/g,茶树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吴春燕须海荣Julien HéritierWilfried Andlauer
- 关键词:茶树品种黄酮苷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
- 浅析NFC脐橙果汁中的“后苦味”问题
- 2018年
- NFC 脐橙果汁中的“后苦味”问题是世界柑橘属果汁加工业的一大障碍,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法是目前改善苦味的首选方法。主要概述脐橙果汁柠檬苦素后苦味来源、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方法及其他有关脐橙汁脱苦的国内外最新发现,并针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展望。
- 方瀚墨须海荣
- 关键词:类柠檬苦素脐橙
- “六十春秋 薪火相传”——热烈庆祝浙江大学茶学系建系60周年
- 2012年
- 在这秋风送爽的金秋,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迎来了我系建系6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与全体校友一样,感到无比的激动!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和嘉宾欢聚在美丽的启真湖畔,隆重庆祝茶学系建系6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茶学系全体师生向前来参加系庆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校友以及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系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 须海荣
- 关键词:建系茶学春秋
-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被引量:62
- 2008年
-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西湖、越州、钱塘三个产区的龙井茶的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西湖龙井含有26个组分、钱塘龙井32个组分,越州龙井25个组分,含量分别占其提取物总量的56.21%、55.32%、55.19%。不同产区的龙井茶香气物质构成种类基本一致,芳樟醇、丁酸-反-3-己烯酯、异戊酸-顺-3-己烯酯、香叶醇、己酸-顺-3-己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顺茉莉酮、α-雪松烯、香叶基丙酮、β-法尼烯、β-紫罗酮、十五烷、2,4-二叔丁基苯酚、橙花叔醇、十六烷、十七烷、十四酸异丙酯、咖啡因、己酸-反-2-己烯酯等香气成分分别占西湖龙井香气物质提取总量的45.55%,钱塘龙井的40.80%,越州龙井的51.78%,是龙井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 代毅须海荣
- 关键词:龙井茶香气
- 龙井茶叶加工过程中醇系香气释放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屠幼英童启庆骆耀平董尚胜须海荣
- 关键词:龙井茶
- 绿茶饮料加工过程中香气变化的研究
- 对绿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各个工艺的茶叶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香气的变化情况,并利用香气指数分析了香气变化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 须海荣梁靖
- 关键词:绿茶饮料香气变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