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综合医院门诊各时段人流量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门诊部各时段的人流量,以及患者的就诊时间规律,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安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测定门诊现场当日挂号、办卡、现场预约挂号、取号以及各候诊区的人流量,共观察5日。结果当日挂号患者每日高峰值集中于7:20、9:40~11:20,最高118例次。现场办卡排队高峰在9:40~11:40,15:00~16:00。结论针对各窗口排队的现象和规律,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合理调整优质资源,才能减少患者排队、门诊空间拥挤现象,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 何晓俐陈可欣黄秀荣姜光瑶
- 关键词:门诊人流量就医流程
- 依托信息系统平台规范门诊号源管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依托信息系统平台完善门诊号源管理。方法于2012年2月6日-10日在已开展预约挂号方式基础上,再次对门诊各窗口就诊患者人流量现状进行调研,寻找门诊服务流程中的弊端,并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规范其管理,尤其是号源管理。结果经一系列改进,各窗口排队现象明显改善,候诊区人流拥挤程度有一定改善,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到现在93%。结论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规范门诊号源及患者就医行为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何晓俐张秀兰陈可欣
- 关键词:信息平台
- 手术源性干眼患者临床干预措施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中的特殊类型为手术源性干眼。目前针对手术源性干眼已有相关临床治疗方法 ,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方法对某院2011年收治的328名眼科疾病患者开展术后临床干预措施疗效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常规治疗加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结果术后干眼患者有效率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干眼有效率(82.3%)明显高于对照组(64.0%)(P﹤0.01)。结论眼科疾病术后临床干预措施对手术源性干眼防治具有良好的疗效,为手术源性干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可欣
- 关键词:干眼手术源性泪膜临床干预
- 门诊伤口换药与疼痛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门诊伤口换药时所致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换药中心作清洁伤口换药的患者,在换药后作疼痛的自评分。结果共调查267例,疼痛评分高于3分占22.85%,其中拔管较拆线疼痛感明显,伤口部位在下肢较上肢或其他部位时疼痛更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伤口类型制订减轻疼痛的换药程序。
- 陈可欣龚力何晓俐
- 关键词:伤口换药疼痛评分
- 个体化优质护理在声带息肉日间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个体化优质护理在声带息肉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8月~2019年2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声带息肉切除术日间手术的患者168例。按照入住医院的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个体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服务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的相关因素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疼痛、术后创面出血、感染等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创面出血、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声带息肉切除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早期干预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嗓音训练促进声音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付梅陈可欣贾丹何晓俐
- 关键词:声带息肉切除术日间手术优质护理快速康复
- 分级诊疗制度下急慢性伤口患者就诊医院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慢性伤口患者就诊医院选择及影响因素,为伤口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20-06-07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三级医院")及其3个联盟社区医院(以下简称"社区医院")就诊的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就诊医院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420例,其中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为211例(50.3%),社区医院就诊患者为209例(49.7%)。三级医院中,术后常规换药伤口占比最高,为80.1%,其次是术后感染伤口,占比为8.1%;社区医院中,术后常规换药伤口最高,占比为47.4%,其次是急性创伤伤口,占比为28.2%。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伤口持续时间>1月占23.2%,基层医院就诊患者伤口持续时间>1月占10.5%。退休、术后常规换药伤口、居住地在农村、公费医疗、伤口持续时间>1月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三级医院就诊(P<0.05),而急性创伤伤口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医院就诊(P<0.05)。患者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前3原因为: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产品齐全。选择基层医院就诊的前三原因为:就近方便、服务态度好、挂号方便。结论结合伤口患者就医选择及影响因素,提出伤口分级诊疗策略,有助于更好地落实伤口就诊分级诊疗。
- 陈可欣冯尘尘何晓俐
- 关键词:就医行为
-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的调研统计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为了解门诊服务流程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方法现场统计"2013年2月第一周"和"2015年7月第一周"两个时段连续一周每天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每半小时统计一次,分析就诊各环节人流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分层就诊,整合窗口,细分号源预约时段和就诊时段。结果门诊流程优化前,现场办卡、现场挂号、预约挂号、收费窗口及各候诊区人流量较大,尤其是候诊区等候的人群最高峰达3 720人,拥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1:30;门诊流程优化后,各窗口人流拥挤情况得到一定改善,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0%上升至93.5%。结论医院门诊流程优化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关注细节,减少流程中的往返时间,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手续,才能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 姜光瑶陈可欣张晗剑何晓俐
- 关键词:门诊流程患者满意度
- PDCA管理在门诊内分泌疾病诊区的运用及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门诊内分泌专科诊区施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形式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运用PDCA模式对内分泌专科诊区实施综合管理。结果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护理人员的工作体验均得到明显改善,诊区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相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7.56%,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2.38%;复诊预约率达87.0%,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9.0%。结论引入科学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高效的护理服务。
- 樊青春何晓俐陈可欣
- 关键词:门诊患者PDCA
- 综合医院门诊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除继续实施以前所采取的健康教育外,陆续开展多种专科患者的教育及护理门诊,同时加强对患者各就诊环节的健康教育,完善多发病、慢性病的系列讲座等。结果在门诊患者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逐年增高,综合满意度达96%。结论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多、需求各异,只有采用个体与群体、特殊与一般、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 何晓俐陈可欣解蓉
- 关键词:健康教育形式门诊患者
- 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总结白内障患者日间手术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1 310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主要比较视力改变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1 310例患者中术后视力第1天明显改善1 221例,占93.21%,视力有一定改善59例,占4.5%,视力无变化30例,占2.3%;不良反应包括结膜充血110例,角膜水肿42例,畏光82例,眼部疼痛9例。术后第2、3天门诊随访和术后1周电话回访,不良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结论白内障日间手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治疗效果好、手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陈可欣曾继红
- 关键词:白内障日间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