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梅耶荷德的分歧与论争(三)——十月革命后梅耶荷德对“莫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攻击被引量:1
- 2019年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梅耶荷德无疑是20世纪俄罗斯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戏剧导演,他们各自创办了自己的剧院和表导演艺术体系。然而,对于两位大师之间分歧、对立、论争的持久性、严重性和影响的深远,我们至今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对上述两位大师之间的共同之处,对他们最终携手合作的必然性同样认识不足。本文介绍十月革命后两位大师关系的演变。
- 陈世雄
-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艺术表现艺术
- 梅耶荷德与“戏剧的十月”
- 2018年
- “戏剧的十月”是梅耶荷德于1920年10月提出的纲领,要点是:主张在革命的废墟上以无产阶级的业余戏剧取代职业剧院,将沙皇时代留下来的模范剧院迁到外省;以没有个性而只有阶级共性的群像取代有个性特征的戏剧主人公;以重在外部行动的宣传鼓动剧取代重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剧;摧毁戏剧的固有形态,探索全新的舞台表现手段,包括演员技巧、舞台空间构思和剧场建筑。“无产阶级文化派”和左翼戏剧家支持梅耶荷德的纲领,而卢那察尔斯基一方面肯定“戏剧的十月”具有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指出“戏剧的十月”低估文化艺术遗产的价值、用行政手段解决创作问题、夸大业余戏剧的作用、过度迷恋艺术形式等错误倾向。
- 陈世雄
- 关键词:马雅可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
- 类型化,还是个性化——试论中国戏曲脚色行当与西方戏剧的角色类型(下)被引量:1
- 2012年
- 五角色行当体系在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命运如上所述,欧洲戏剧的行当体系是在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它之所以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个重要原因值得注意,一是建立了有固定成员的剧团,二是剧团实行了保留剧目制。
- 陈世雄
- 关键词:中国戏曲角色类型戏剧学戏曲作品西方戏剧程式化表演
- 学习田汉论述,正确处理戏曲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田汉的理论遗产中,关于怎样正确处理戏曲现代化与大众化关系的论述,在今天尤其值得我们重新学习,用于解决当前戏曲创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陈世雄
- 关键词:戏曲现代化大众化
- 论戏剧场面的综合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阐述了戏剧思维和场面综合问题,包括场面综合中的双向运动及场面综合的一个基本课题——“本事”与“情节”矛盾处理问题等等。文章对中国戏曲在进行场面综合时所遵循的原则也作了综合分析。
- 陈世雄
- 关键词:戏剧场面哈姆莱特契诃夫布莱希特卢卡契
- 再论两岸歌仔戏的差异
- 2016年
- 大约十五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长文,从十个方面谈论海峡两岸歌仔戏的差异,该文分别发表于台湾的《表演艺术》和大陆的《中国戏剧》两家杂志。近年来,笔者和博士生再次讨论过同一议题,有些新的感受。主要有下列三点。
- 陈世雄
- 关键词:歌仔戏表演艺术博士生
- 从《陈仲子》看王仁杰的“返本开新”
- 2020年
- 王仁杰是我国著名剧作家,他为梨园戏、越剧、昆曲、闽剧、歌剧等剧种编创的剧本、塑造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他的逝世是中国戏曲界的一大损失。在研讨王仁杰的创作个性时,评论家们赞扬他古典优雅的风格和"返本开新"的主张。
- 陈世雄
- 关键词:中国戏剧史梨园戏返本开新闽剧昆曲
- 从2022年看俄罗斯学界斯坦尼体系研究的新成果
- 2025年
- 本文从2022年俄罗斯出版的几种新书和两个学术会议入手,回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研究的新趋势、新成果。俄罗斯学者认为该“体系”的发展已经进入“克涅别尔时代”,但“体系”包含的“形体动作方法”“行动分析法”与“小品方法”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达成共识。2022年3月,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ГИТИС)召开的会议回顾了形成于1939年的列宁格勒戏剧学派与“行动分析方法”的关系;同年11月的会议则以“在白银时代背景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东方的影响”为主题,研讨“体系”形成的背景、分期与理解,将“体系”研究提升到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高度,提高了对斯坦尼体系认识的整体意识。
- 陈世雄
-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政论剧及其中国化”讨论(上) 主持人按语
- 2022年
- 我在厦门大学培养了18位博士生,最后一位是台籍生,毕业于2014年。把她送走的时候,我想,我70岁了,这辈子不会再招博士生了。可是,2019年10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负责人高老师的电话,说中戏领导商量过了,决定聘请我和孙惠柱、傅谨等人担任客座研究员。那年,我承担的国家课题《苏联戏剧的历史经验》已经结项。
- 陈世雄
- 关键词:博士生
- 斯托帕的轻浮与俄国思想界的愤怒被引量:1
- 2008年
- 陈世雄
- 关键词:思想界愤怒轰炸机战斗机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