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苑
-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单中心数据分析
- 2023年
- 目的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 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外周血细胞计数预测病理缓解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的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51例。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化疗为含铂双药。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 每2个周期进行影像学评估。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病理评价指标为主要病理缓解(MPR)和完全病理缓解(pCR)。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评价新辅助治疗的效果。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影响MPR和pCR的临床因素。结果 5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占66.7%(34/51), 病情稳定占33.3%(17/51);MPR占54.9%(28/51), pCR占41.2%(21/61)。经影像学评估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中, MPR占73.5%(25/34), pCR占52.9%(18/34);经影像学评估为病情稳定的患者中, MPR占17.6%(3/17), 且均为pCR。术前活检标本PD-L1阳性表达率为74.5%(38/51), 其中高表达率为51.0%(26/51)。PD-L1高表达患者与PD-L1阴性/低表达患者在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pCR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MPR占69.2%(18/26), PD-L1阴性/低表达的患者中MPR占40.0%(10/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PD-L1高表达是预测MPR的独立因素(OR=3.375, 95%CI:1.063~10.711, P=0.039), 更低的NLR是预测pCR的独立因素(OR=0.166, 95%CI:0.044~0.634, P=0.009)。结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治疗有效, PD-L1高表达可以预测MPR, 更低的NLR可以预测pCR。
- 胡明明林海峰刘志东庞宇张红梅王群慧阳苑高远鲁葆华王莹胡爱民张同梅
- 关键词:放化疗病理学
- 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idiopathic 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ICE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属嗜酸粒细胞肺疾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医师认识不足常常被误诊,造成患者病情延误和医疗资源浪费。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该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阳苑李宝兰
- 关键词:特发性PNEUMONIA临床表现不典型罕见疾病资源浪费病情延误
- 恶性胸膜间皮瘤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TP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MPM并肺结核/TPE患者病例资料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特征等,以总结其特点。结果剧烈且进行性加重的胸痛为MPM合并肺结核/TPE患者突出症状;胸腔积液以黄色渗出液多见,且易出现在TPE同侧。血清/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部CT提示MPM患侧胸膜呈不规则环形增厚,结节状增厚,掩盖了原有结核性胸膜炎征象。12例患者经CT引导下胸膜活检确诊MPM.2例经胸腔镜检查确诊MPM。结论MPM合并肺结核/TPE的患者临床表现及胸腔枳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剧烈而进行性加重的胸痛症状、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膜增厚明显均提示应瞥惕MPM诊断;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增高提示TPE。及时行CT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术或胸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策略。
- 阳苑胡明明鲁葆华张同梅聂文娟李宝兰
-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结核性胸腔积液
- 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是一种罕见的嗜酸粒细胞肺疾病,病因未明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为其他多种肺疾病。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期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阳苑李宝兰
-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自动定量免疫荧光的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82例NSCLCC组织中Bcl-2...
- 李雪冰阳苑张同梅鲁葆华郑华刘赞高远胡爱民王群慧张红梅史鹤玲李宝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淋巴瘤NSCLC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皮抑素的蛋白修饰及其联合用药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 2012年
- 1971年Folkman[1]提出著名的肿瘤血管新生假说,认为肿瘤分泌的血管生长因子能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进而促进肿瘤生长。因此,抗血管新生可能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1997年O'Reilly等[2]首先从小鼠血管内皮瘤(EOMA)细胞系的培养基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一种具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因子。
- 阳苑李宝兰岳文涛
-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用药肿瘤血管新生临床前抗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瘤
-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利用自动定量免疫荧光的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82例NSCLC组织中B...
- 李雪冰阳苑张同梅鲁葆华郑华刘赞高远胡爱民王群慧张红梅史鹤玲李宝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蛋白表达临床病理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肺门与纵隔淋巴结结核一例
- 2018年
- 淋巴结是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是较为常见的深部淋巴结结核。临床上常容易将无肺实质结核病灶,或仅累及肺门和纵隔的淋巴结结核与中心型肺癌、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相混淆。肾功能衰竭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罹患结核病;在治疗过程需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笔者整理了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讨论,以期提高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疗水平。
- 阳苑谢莉李宝兰
-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结核慢性肾功能衰竭肺门并发免疫功能低下结核病灶
- 恶性胸膜间皮瘤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TP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MPM并肺结核/TPE患者病例资料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特征等,以总结其特点。结果剧烈且进行性加重的胸痛为MPM合并肺结核/TPE患者突出症状;胸腔积液以黄色渗出液多见,且易出现在TPE同侧。血清/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部CT提示MPM患侧胸膜呈不规则环形增厚,结节状增厚,掩盖了原有结核性胸膜炎征象。12例患者经CT引导下胸膜活检确诊MPM,2例经胸腔镜检查确诊MPM。结论MPM合并肺结核/TPE的患者临床表现及胸腔积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剧烈而进行性加重的胸痛症状、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膜增厚明显均提示应警惕MPM诊断;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增高提示TPE。及时行CT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术或胸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策略。
- 阳苑胡明明鲁葆华张同梅聂文娟李宝兰
-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结核性胸腔积液
-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动定量免疫荧光的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82例NSCLC组织中Bcl-2的蛋...
- 李雪冰阳苑张同梅鲁葆华郑华刘赞高远胡爱民王群慧张红梅史鹤玲李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