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春花

作品数:26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翻译
  • 7篇翻译能力
  • 5篇译者
  • 5篇教学
  • 4篇翻译行为
  • 2篇大学生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扎根
  • 2篇扎根理论
  • 2篇体验式
  • 2篇体验式教学
  • 2篇文化
  • 2篇理工
  • 2篇理工科
  • 2篇理工科大学生
  • 2篇跨文化
  • 2篇工科
  • 2篇工科大学生
  • 2篇翻译教学
  • 2篇翻译人才

机构

  • 2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1篇钱春花
  • 3篇李冠杰
  • 2篇任婷
  • 2篇徐剑
  • 1篇关家玲
  • 1篇胡洁雯
  • 1篇刘芳
  • 1篇宁淑梅
  • 1篇黄敏

传媒

  • 4篇外语界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芜湖职业技术...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翻译教学对翻译能力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分析体验式翻译教学中的心流作用有利于找到提升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体验式翻译教学中心流的产生过程,然后探讨了心流体验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体验式翻译教学中学习者通过情境体验、教学参与、学用交互3种途径产生心流体验,而这些心流体验又不同程度提高了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翻译能力。在体验式翻译教学中,首选情境体验,其次是教学参与,最后是学用交互。
钱春花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翻译教学翻译能力
理工科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及培养路径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及“一带一路”方略的引领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亟需国际化人才的支持。国际化人才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给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诸多挑...
钱春花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教学改革
江苏高技术翻译人才需求研究
2014年
高技术翻译人才需求研究对各级机构培养翻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首先,在语种需求方面,江苏省高技术翻译行业的语种需求愈发多样化,更加倾向于西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其次,在口译笔译方面,同声传译要求极高,专业型人才难求,人才的培育周期较长;最后,在专业领域方面,译者无法将专业知识融入特定行业,缺乏行业的专业知识。
钱春花黄敏宁淑梅
跨文化交际教学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索跨文化交际教学对理工类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的认知角度,运用访谈法,开发了由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和乐观等维度构成的中国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以及由全球视角培育、知识传递和文化调适等构成的跨文化交际教学量表,并通过对理工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对理工类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驱动效用。研究发现,全球视角培育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乐观情绪产生正向影响,而跨文化知识传递和文化调适分别分别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和乐观情绪产生积极作用,其中,跨文化知识传递在理工类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构建中起到的作用最大。此项研究结论有利于解释理工类专业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也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钱春花张万红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心理资本理工科大学生
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被引量:22
2010年
研究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作用有利于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本文分析了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机理,建立了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构成维度,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概念模型。文章通过对问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验证了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作用。交互性教学通过语言交互、教学与环境交互、情感交互三种途径提升学习者翻译能力。
钱春花
关键词:交互性教学翻译能力
中国译者文化身份的内涵衍生及高校翻译教学研究
2025年
个体的文化身份往往随时代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译者文化身份的内涵发生了新的衍生,中国译者文化身份承担三重角色:价值观念的传承者、语言文化的阐释者及话语权的构建者。这三种角色的内涵与关系也为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翻译教学应增强文化认同教育、深入开展汉语语言文化课程、实施多议题翻译实践,以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教学。
任婷钱春花
关键词:译者文化身份话语权翻译教学
译者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视域下的新角色被引量:2
2007年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受到译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视域下,译者需扮演一个新角色——文化中介者。译者成为文化中介者有其必要性,大卫·卡坦的“文化敏感性的发展模式”理论指明了译者成为文化中介者的方法及过程。同时,译者的文化取向也会影响这一角色的履行。
钱春花
关键词:译者文化转向文化取向
翻译能力构成要素及其驱动关系分析被引量:32
2012年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质化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5个一级要素和28个二级要素构成的翻译能力构成要素体系,并验证了翻译能力5个一级要素之间的驱动关系:内驱动力是译者的内在能力,直接、间接影响其他翻译能力的发展;知识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对译者的行动能力具有驱动作用;行动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最终体现,受到其他4种能力的正向影响。
钱春花
关键词:翻译能力
翻译行为体系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从行为科学层面构建翻译行为体系,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基于译前、译中和译后对翻译行为进行了分析,再通过调查研究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了译者对于各种翻译行为的认知程度,最终构建了由4类翻译行为及11种子行为构成的翻译行为体系,其中,译前行为包括问题识别、理念认知和资源准备,决策行为包括词汇选择、策略选择、工具选择,转换行为包括语言转换、文化转换、交际转换,译后行为则包括后续加工和适应追惩。
钱春花刘芳
关键词:翻译过程翻译行为
译者胜任力构建:共词分析、翻译行为事件访谈与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译者胜任力构建对译者能力培养及翻译任务管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共词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译者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提取了译者胜任力特征词量表,然后对400名外语教师、职业译者和翻译方向研究生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译者胜任力由认知能力、适应能力、职业素养、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等5个维度26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
钱春花徐剑胡洁雯
关键词:翻译能力共词分析行为事件访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