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淑新

作品数:58 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哲学
  • 7篇伦理
  • 7篇敬畏
  • 6篇儒家
  • 6篇主义
  • 6篇伦理思想
  • 4篇孔子
  • 3篇大学生
  • 3篇德性
  • 3篇社会
  • 3篇圣人
  • 3篇思维
  • 3篇现代意蕴
  • 3篇高校
  • 2篇道德
  • 2篇心理
  • 2篇有感
  • 2篇生态伦理
  • 2篇释学
  • 2篇视域

机构

  • 58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宿州学院
  • 1篇亳州师范高等...

作者

  • 58篇郭淑新
  • 5篇王子廓
  • 3篇贾彦峰
  • 2篇余亚斐
  • 2篇臧宏
  • 1篇刘桂荣
  • 1篇李伟
  • 1篇朱平
  • 1篇胡占光
  • 1篇高媛媛
  • 1篇赵红
  • 1篇董晓红
  • 1篇王义芳
  • 1篇何炳佳
  • 1篇陈健
  • 1篇王堰永
  • 1篇孙丽
  • 1篇余跃琼
  • 1篇董秀丽

传媒

  • 15篇理论与现代化
  • 10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哲学动态
  • 3篇中国哲学史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学术界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安徽电气工程...
  • 2篇高校辅导员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法学杂志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高教探索
  • 1篇淮北煤炭师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2
  • 1篇199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及其当代转型
2018年
儒家道德发端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儒家道德在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并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为儒家达至"天下归仁"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道德基石。在追溯儒家道德创生及延展轨迹、凝练儒家道德原典精神的基础上,总结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的历史经验,追问儒家道德社会化何以可能之缘由,探究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当代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样式,对于当今社会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王子廓郭淑新
关键词:儒家道德
论孟子的终极关怀思想
2014年
“终极关怀”是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神学家保罗·蒂利希首次提出的哲学概念。蒂利希认为,“终极关怀”是决定着人“存在,还是不存在”的东西,是一种无限的、无条件的、整体的、终极性的关切,是对人生存在及其意义的终极思考。这种终极思考不仅关涉个体的存在意义以及类存在的历史命运,而且还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人总是立足于现实来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终极关怀与Et用常行的交互融通无疑彰显着“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郭淑新胡占光
关键词:终极关怀哲学概念存在主义历史命运
论普列汉诺夫对恩格斯“合力”思想的贡献
1992年
恩格斯晚年为了回击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歪曲,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简要而全面地回答了人们如何创造历史的问题,精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的重要思想。
郭淑新
关键词:恩格斯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发展机会主义资产阶级
朱熹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00年
市场经济固然是法治经济,但学界越来越重视经济伦理在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中的积极作用。朱熹伦理思想的精髓“义利”观——“仁义为先”,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核心之一的“诚”、“信”理念,他的治国安民之道——“奢俭不失中”,以及朱熹伦理思想重伦性、重德性的鲜明特性,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朱熹塑造的理想人格——“正心诚意”的魅力,对于增强市场经济操作者道德内省的自觉性,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无疑是大有助益的。
郭淑新
关键词:伦理思想义利仁义经济伦理法治经济自觉性
全文增补中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启蒙意识
2014年
20世纪初,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后,在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影响下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此次启蒙的辩证法以启蒙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革除了对中华文明传统全盘肯定的旧迷信,却在一定程度上又制造出对西方文明盲目崇拜的新迷信。此次启蒙固然有其不容低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华文明传统的延展以及中国民众的文化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921年梁漱溟在其新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公开表明了自己不同于"西化派"的文化观和启蒙意识。
王子廓郭淑新
关键词:东西文化文化观启蒙意识
论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哲学意蕴
2003年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文学革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她促进了中国哲学语言形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更新,开启了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先河。
郭淑新
关键词: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语言形式思维方式
论胡适对自由主义的诠释被引量:4
2004年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对自由主义的本质意蕴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诠释,这一诠释颇具当代诠释学的风韵,也凸显了诠释学本身所具有的精神——自由、开放与宽容。
郭淑新
关键词:自由主义诠释学实验主义
慧远的“因果报应”论新诠被引量:5
2010年
慧远以其"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的远见卓识,力图将中印文化加以融通,以达至二者的"视界融合"。慧远的因果报应论,即是建立在"视界融合"基础上的一种关于道德与生命关系的理论,它以通俗、圆融的理论特征,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伦理生活。它的创立和传播,有其理论基础、道德基石和信奉心理。
郭淑新
关键词:慧远因果报应论神不灭论德福统一
开放的本文──兼论庄子哲学的永久魅力
2000年
郭淑新
关键词:庄子哲学哲学解释学《庄子》前理解本体论
敬畏伦理初探被引量:16
2007年
郭淑新
关键词:敬畏控制自然原始巫术好奇心欲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