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纯辉

作品数:16 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信息系统
  • 4篇微灌
  • 3篇微灌系统
  • 2篇智能化
  • 2篇智能化设计
  • 2篇能值
  • 2篇农区
  • 2篇农区发展
  • 2篇管网
  • 2篇灌水
  • 2篇灌水均匀度
  • 2篇灌水器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因素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南财经学院
  • 2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河南省环境保...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13篇郑纯辉
  • 4篇康跃虎
  • 2篇周雄飞
  • 2篇李小建
  • 2篇王丹
  • 2篇赵杰
  • 1篇周成虎
  • 1篇张永民
  • 1篇赵士洞
  • 1篇刘倩
  • 1篇姚素梅
  • 1篇颜长珍
  • 1篇孙泽强
  • 1篇李昕
  • 1篇赵杰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第六次全国微...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欠发达区地理环境对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1
2012年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村的形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0年河南省的专业村数据,选择地形、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环境变量和16类专业村的虚拟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村环境资源条件对专业化率有显著影响:①村劳动力资源越多,专业化率越低;②村土地越多越利于专业化生产;③村离县级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加工专业村;④具有批发市场可以提高所有专业村的专业化率,对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村更是如此;⑤如果其他环境相同,丘陵地区的专业化率比其他地区低;这主要与丘陵地区交通条件不畅、人均耕地较少等有关。采用定性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别的专业村有所不同。土地丰裕程度对茶叶、林业和水果种植等类专业村形成有正面影响,劳动力资源对花卉等专业村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实践引申,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相应的适宜专业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Scott Rozelle
关键词:专业村农区发展
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分别从动态链接库、动态数据交换和发送命令字符串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ArcV 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方法,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郑纯辉
关键词:ARCVIEWAVENUE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基于GIS的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微灌管网水力学优化设计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设计系统。该文对该系统的开发原则、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解释了系统实现的技术要点。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操作、易扩展等特点。
郑纯辉赵杰
关键词:智能化设计地理信息系统
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研制被引量:1
2005年
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微灌管网水力学优化设计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设计系统。对该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系统的实现难点和关键技术。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扩展、易操作等特点。
郑纯辉康跃虎
关键词:微灌系统研制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满足灌水器平均流量和灌水均匀度的微灌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6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动态规划法的微灌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有限元法,设计出符合灌水器平均流量和灌水均匀度要求的支管与毛管参数组合方案,及相应的支管单元操作压力水头,然后将这些参数组合与支管单元操作压力水头代入动态规划模型,即可设计出微灌系统各级管道管径的最优组合方案,并确定微灌系统所需的操作压力水头。同时给出了一个微灌系统管网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方便等优点。
郑纯辉康跃虎王丹
关键词:微灌系统灌水器灌水均匀度管网优化毛管水头
奈曼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奈曼旗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沙漠化监测和治理的重要地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一系列土地整治措施,土地覆盖/利用发生很大变化。利用1980年和1996年的1∶10万的TM遥感影像及GIS获得的数据,从土地覆盖/利用结构变化、数量变化、空间景观特征变化以及主要变化过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以来奈曼旗耕地与难利用土地大幅减少,林地和草地大幅增加;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主要过程为:耕地退耕还草、还林,难利用土地恢复为草地,在适宜的草地上植树造林;景观变得破碎,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增强。
赵杰赵士洞郑纯辉
关键词:土地利用沙漠化遥感
基于能值理论的奈曼旗种植业系统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能值理论对内蒙古奈曼旗种植业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能值投入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1980年与2000年的一系列能值指标变化.通过能值分析得出,奈曼旗种植业系统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用以维持种植业系统运行所需的能值输入越来越少,各类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种植业正在从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型发展.
郑纯辉刘倩李昕
关键词:能值理论种植业
沽源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被引量:33
2006年
基于由遥感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得到的土地利用、地形、河流、湖泊、道路,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等空间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北省沽源县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为了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模拟过程中的尺度相关性特征,本文分别在100m×100m、250m×250m、500m×500m、750m×750m和1 000m×1 000m共5个空间模拟尺度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模拟尺度上,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模型的变量数目与变量系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土地利用格局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包含一定的尺度相关性特征。比较不同模拟尺度上模型的拟合优度,发现当模拟尺度为500m时,耕地、林地和草地格局模拟模型的拟合优度均达到最高(ROC值分别为0.745,0.738和0.714)。研究结果揭示了沽源县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县未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景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沽源县及其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张永民周成虎郑纯辉李立伟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植物根系分析方法被引量:17
2004年
简便、快速、准确的根长测量和根系分级方法,在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测量根长并对根系进行分级的方法。通过与目前常用的直接测量法、网格交叉法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而且简单易用。
郑纯辉康跃虎姚素梅颜长珍孙泽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被引量:86
2008年
对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乡镇数据分析表明,地理因素对农区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形和农业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模型分析表明,地形显著影响乡镇的人均收入,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递减。人均土地面积显著影响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的人均收入。对非农产业比重低于20%的乡镇,人均土地每增加1hm2,人均收入就增加约96元。地理位置影响着相关农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收入较高的农区的影响十分明显。全省高收入乡镇的70%集中在河南中部地区,正好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相吻合。就单个乡镇而论,离县城的距离显著影响高收入乡镇的人均收入。地理因素对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影响处于变动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地理因素(如地形、农业资源因素等)的影响逐渐被对经济积聚有明显影响的地理临近性等要素的影响所取代。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下降。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
关键词:地理因素农区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